相信「死磕」精神的股民,赚不到钱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
——— 引子 ———
嗯,今天标题去掉了「笑傲江湖」。
自己吹牛要写180篇,路漫漫,笑不出了,就不笑了。
这世界,不公平的。
好汉无好妻,赖汉娶花枝。
曾经学习不好的,现在赚钱最多,
而曾经的优秀学生,现在多数都在怀疑人生。
其实,这世界,没啥不公平的。
只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你太相信「死磕」精神了。
什么是「死磕」精神?
就是认死理呗。
——— 壹 ———
王宝强老婆出轨,认死理的人就是请民事离婚律师,打官司,分家产。
但宝宝请的是刑事律师,从另外的角度,解决了棘手的问题。
前几年,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招标。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大企业,认死理,就在他们苦苦核算竞标价的时候(预算最低170万),
而腾讯则以0.01元的价格中标。
新闻里面说,腾讯是基于云服务,而其他投标的企业是基于硬件搭建,两者理念不同。
新闻还能信?
现实是:彼时,腾讯云需要推广自己的产品,如果用几百万砸广告,一个响儿都听不到,但中标一个政府项目,一举多得了。
天下认死理,相信「死磕」的人太多了。
相信「死磕」的人,大体是上了年纪,或是用「死磕」精神来安慰自己的平庸。
不信?
好吧,请仔细回顾一下古今中外几乎所有成功的人,有几个人,真的是靠「死磕」精神成功的?
爱迪生吗?别扯了。
股民认死理,相信「死磕」精神,不亚于吸食精神鸦片,后果更惨,毕竟是用真金白银做赌注。
——— 贰 ———
多年前,看周围一些股民,认死理,每天研究哪个股票里面有庄家,「死磕」精神十足。
但他们并不知道当年有一个「龙虎榜」的数据,全国所有交易席位的数据一目了然,哪个席位买入,哪个席位卖进出,同一个席位的账户对敲筹码,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当然,这个真正的「龙虎榜」数据,几年后就消失了。
直到今天,还会看到多数股民和网络大V们,他们痴迷于技术分析,每天「死磕」技术分析,或是痴迷于企业价值分析,「死磕」财务报表,企业价值等,明明学的不是财务,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财务。此种「死磕」劲头真可怕,如果早二十年如此「死磕」,没准都能考个名牌大学了。
杜撰一段:
还是多年前,做一些不可告人的操作时,知道盘口上方抛盘不多,于是就在快收盘的时候,自己挂单,再自己高价一笔全部打掉,故意让收盘前价格异动,此举果然引起股民注意,而在次日,利用大家关注的时候,再卖出。而面对尾盘的异动,「死磕」技术分析的人士,其实没有太多选择,因为你确实看到了异动(就是让你看到),因此,你能做的只有两个选择:其一,你不要理会,不要参与;其二,次日你一激动,参与了。算一下,不管如何,一定对我有利。
再杜撰一段:
如:某股票,在盘中某个极狭小的范围内频繁大单交易,一会儿大单买入,一会儿大单卖出,看着十分热闹。于是,在次日的网络媒体股评中,有大V对此侃侃而谈,还有一大堆股民交头接耳。其实大家想多了,偶尔频繁交易一下,会有很多原因,诸如为营业部多打一些交易量,佣金几乎全免,回头营业部还会有其他的补贴,还能卖个人情,大家礼尚往来了。
再再杜撰一段:
当年深圳某股票(代码排名靠前的),我们知道是深圳本地某金主控盘。该股10送10除权后,消息就来了,短期内做填权行情,并在我所在营业部「分仓」。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伴随该股走出填权行情,当年的报纸股评等,一片讨论之声,各类技术分析人士,用各种方法,进行各种分析,其实,大家又想多了,最后,无论大家怎么分析、这么想,填权行情我行我素的完成,短期填满权。这不是高潮,高潮是后期又有一次大幅的除权,除权后又是短期内填满权。最后,技术分析只能认定这是妖股了。
说这些,并不是打击技术分析,也不是标榜自己多牛x。
只是想说:
这个世界太大了,很多事情,对于多数人而言,绝壁是看不懂的。
不同维度的思维中,低纬度的人,不仅没有话语权,连思考权都没有的。
诸位不必与我较真,我服你了,成了吧。
——— 叄 ———
「低纬度思维」如何过渡到「高纬度思维」?
三个办法。
其一,进入圈子。
之所以有圈子,就是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当你有机会进入高段位的圈子,你会发现过去的自己就是棒槌。
但是话说回来,圈子与自身的能量成正相关性,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自身段位不够,硬拉你进来,你也是听不懂、看不懂。
其二,放弃「死磕」精神。
所谓放弃「死磕」精神,通俗讲,就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多数人扎堆的地方,没有机会。
人类智商都差不多,多数人都看得到的,多数人都在用的方法,你凭什么能超越多数人?是不是?
大家都看到了「墓碑线」,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你凭什么能胜出?
大家都在「三浪三」,你又凭什么能胜出?
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咸鸭蛋。
另外,勒庞说了「群体的智商低于个体智商」,这是真的,还别不信。
所以,摆脱群体,放弃「死磕」才是正道。
其三,另辟蹊径。
在我使用「博尔系统」之后,我更坚信不能「死磕」了,而应另辟蹊径。
用少数人才知道的方法,大概率上可以摆脱「群体的盲目」,所以,才有机会胜出。
这一点,博尔系统做到了。
如果有一天,问问周围的股友,大家都在使用博尔系统的量化数据了,我会毫不犹豫的放弃,这是后话。
——— 肆 ———
今天市场涨了一些。各路神仙都上天了,但大家台词儿都一样:是某些消息导致市场上涨了。
消息出来再去吹,有意义吗?
我来吹一个,看你服不服。
8月8日的「赢了三十块」的文字中,原文如下:
……今天上证指数已是第二天出现「空头回补」行为,这个行为在博尔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连续两天出现「空头回补」行为,不稀奇。如果能够连续三天乃至四天连续出现,那机会就大了……。
巧了,上周五是第三天出现蓝色的「空头回补」行为。
我不想武断什么,但依旧控制不住的想:难道有人提前知道消息,难道又是套路?
「空头回补」行为是博尔系统的核心数据之一,是对交易行为的量化。
这个数据说的意思是:前期「做空」的资金,在这个位置上,正在尝试性买入。
懂了这个数据的含义,一切就妥妥的了。
——— 伍 ———
写的很嗨,就再写一段。
看「双塔食品」这支股票。
2019年7月30日,这支股票出现「获利回吐」行为,之后股价下跌。
但蹊跷事出现了:伴随该股的下跌,该股的「机构库存」数据反而越来越活跃了。
2019年8月5日,「机构库存」数据活跃的同时,蓝色的「空头回补」行为又出现,熟悉博尔系统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了吧,这就是标准的「震仓洗盘」现象,是必须密切关注的,之后更有趣的数据现象出现了。
在2019年8月7日,再次出现「震仓洗盘」现象。在同一个区域,出现两次「震仓洗盘」,可以称为「双重震仓」,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之后三个交易日(含今日),股价快速上涨近17%。
今天两市,这类个股很多,如:
「泰晶科技」,在2019年8月2日出现「获利回吐」后,股价震荡下跌。
股价下跌过程中,「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活跃。
在8月8日,出现蓝色的「空头回补」行为,之后今日涨停。
类似股票还有:603920,603681,603386等等,不一一罗列了。
大家多翻看这些股票,看多了,会发现他们的共性,而共性一旦出现,就必须要重点关注了。
目前大部队整装待发,别错过了。
——— 后记 ———
我的故事有很多,无所谓真假,懂的自然懂,低纬度的就算了。
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时候,选择比「死磕」更重要,一根轴的结果只能是断轴。
声明:通篇皆胡言乱语,马后炮横飞,不做投资建议,不负任何责任,如引发各种不适,均与本人无关。
露风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