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9--坡县见闻(杂记)
坡县各方面都很成系统,杂记只能聊记其一二
遛弯
坡县的景点太多,以致于我们本来时间就不够,加上不想匆匆忙忙赶路,干脆就放弃了把景点走完的念头,走到哪儿是哪儿吧——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在坡县遛弯的日子。
第一天遛弯,溜到了Science Park,主要是与朋友约好了,要过来蹭饭,顺便参观他们公司Shopee。
Science Park其实不像想象中那样很多互联网,反而是各种类型的公司都有,真的是搞科研的,搞材料的,搞医药的,旁边就是NUS(新加坡国立大学)还有他们家的医院,看下来其实就只有Shopee一家互联网公司在这边了。
整个Park也并不拥挤,中间还有个大公园,绿化不错,巴士与地铁都挺方便的,从Shopee的办公区望出去,尽管楼层不高,还是能看到挺远的地方。
Shopee办公区是新区,政府建的楼,租给他们公司,要扶持互联网技术发展,总理在入伙的时候,还亲自过来开光,里面设施非常好,很人性化,但是走在公司里面,让我觉得整体氛围少了那么一点激情和执着,反而有些冷清,跟之前在广州TIT参观微信的办公区感觉差异非常大。
下午遛弯到了NTU(南洋理工大学),占地面积挺大,不同学院的建筑也都非常有特色,参观了古色古香的某学院楼,再走到SCSE(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楼,马上变成了极具工业与科技感的整齐划一,连成片的学院楼(还碰上了正在举行的conference on complex systems 2019),环境好极了(词穷)。
最后逗留了很久的是出名的学生公共空间:The Hive,一层层叠加而上的圆筒建筑,宛如出自高迪之手,显得特别而神秘,内部空间因为层叠和交错造成的视觉效果,令人回味无穷,在此学习的人真是幸福。
最后谈一下遛弯到电影院,购买电影院对外国人来说居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因为没有新加坡本地信用卡,不少渠道都购买不了(大多数电影院公司有自己的的购票渠道,而不像国内通过大众点评一类app统一购买),最后只能通过google搜索到个别支持国外信用卡的电影院,才成功在线购票(《小丑》),等到电影开始,居然座位还有一般空着,这么好的环境,实在是浪费了。
电影跟国内一样,英文原声,但是中文字幕,只是,《小丑》这个片子,恐怕国内是没有机会上大荧幕了,因为恐怕太多人会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城市。
交谈
主要组织了2次交谈,一次是偶然的,碰到NTU的清洁工老伯伯,一次是约了坡县3位好友出来聚餐闲聊。
NTU的清洁工老伯伯交谈:
1)新加坡有今天,大部分都是华人作出的努力,以前洋人(应该是英国人)把新加坡人当狗,现在还要过来打工,当今世界,有华人的地方才能发展的好(老人很自豪)。
2)香港如今这样,也是很蠢的,老人曾经去过香港旅游,印象很差(拜金,没礼貌,以为游客听不懂粤语,背后骂人没钱),感觉香港以后肯定会变得更糟。
3)当初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联邦踢开,李光耀眼泪流个不停,所有资源都没有,那么多人要怎么生存,后来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把新加坡建设起来,如今让马来西亚联邦的那些人看看,究竟谁厉害,马来西亚那边太多的xx人(敏感词),肯定发展不起来的。
4)还谈了一点台湾问题,也是很敏锐,看得到美国在背后的花招,敏感话题,不宜多写。
与好友交谈(坡县互联网公司八卦):
1)新加坡公司年假很多,20天,加上公众假期,有时候可以连续请假一个月,因为西方同事有圣诞节,所以请假一个月在公司里面很正常。
2)基本上抱怨的比较多的不是加班,而是干活不够多,学东西不够快,基本没有996,其中一个还有精力去训练,参加铁人三项。
3)公司中一般华人和印度人为主,不要到对方的组去,老大会偏袒自己人,工资整体差距没有国内大,但是也很难拿高薪,但压力小,时薪划算。
4)公司一般英语交流,平时在外面交流也可直接用英语(中文大多数时候也行),对英语提升有明显优势。
5)小国家,找对象很难,大部分人还是找到中国来的,或者从国内带过来。
花城
平时走在路上,就感觉走在花园中了,但在我们参观了Flower Dome和Cloud Forest,以及星耀樟宜以后,才真的认识到什么叫花城。
新加坡最出名的应该是兰花了,各类品种的兰花,很美,酒店大堂,各楼层的电梯口,也都一般会放置一盆兰花,大街上也是不是能看到。
在海滨花园中,两个大玻璃温室,种了恐怕有几百上千种的树木花草。
应该是出于维护方便的考虑,选择的都是能适应地中海气候的植物,而针对植物对湿度的不同喜好,又分为干冷区域和湿冷区域。
干冷区域,主要就是各种热带树木和各类小花朵,叫Flower Dome,植物布置设计的很好,蜿蜒升降,来回环绕,小小的一个空间,可以看很久,看到很多第一次见到的植物,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
湿冷区域,主要就是各种拥有阔大叶片的绿植和相对提醒更大的花朵,许多兰花就主要在这个区域,从天儿降的人工瀑布,即提供观赏,也提供水汽,并且高高的假山中,会定时从每一层喷出水雾,让整个区域看起来就如同在云雾之上,所以也叫Cloud Forest,我们从高空的玻璃栈道走下来,笑的像两个100多斤的 孩子。
滨海花园还有几个特别出名的巨大装置,如同盛开的天空树,晚上亮灯以后,造型很优美,但其实这些装置,却是发电厂的烟囱,用来排出燃烧树叶后的废气。
整个滨海花园,当然包括Flower Dome和Cloud Forest的用电,居然是利用全新加坡每天收集的落叶来供应其用电的,这种奇妙的循环,也是很有意思。
互联网
对新加坡互联网的了解,起因是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师兄过去工作了,偶然间才去了解的。
一线大公司,有google,facebook,待遇各方面自不用说,要求也非常高。
独角兽公司,有SEA(游戏、支付、电商-shopee),有Grab(打车、外卖、支付、快递等),待遇水平中等,初级工程师相对国内待遇高,但高级工程师待遇远不如国内。
其他小的startup,有做图像处理的,有做大数据的,也有一些非本地的实力不错的公司,如Go-Jek等。
大体而言,环境不如国内热烈,也没有国内加班严重,当然,机会和待遇,也不如国内有前景。
只是,新加坡政府也在根据全球形式,调整产业,开始重视起互联网技术,也渐渐引入这方面的人才,对本地公司如Shopee和Grab,也是很支持的,而东南亚人民的智能手机才刚开始普遍使用起来,市场和政策,都是有机会,能够赋予外界一些想象力的。
至于以后会如何走向,恐怕无人能料到,但是印尼(人口红利)和新加坡(人才&技术),应该是东南亚两个最主要的互联网技术公司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