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迷
游记迷 在地下室储物间,存放着超过100本各类游记,家中的几个书架上也还留着约40本,我曾是游记迷——喜欢读游记,也喜欢写游记。 追究起来,曾有几年十分痴迷游记其实是与工作有关。七、八年前,在西安古城里开一家为自助旅行的女生服务的青年旅舍,重要的营销活动之一就是不露声色地摄影、写游记和攻略,发在各种BBS和旅游网站上。当然,文中绝口不提青年旅舍。 “孤独星球”LP——著名的旅行指南品牌,它的中文第一版《陕西》里就把我的青年旅舍收录进入,称赞,推荐。 今天再复盘当时,便能发现——有的闲事看似无关我的生计,但却都是与之息息相关的。 几年不读游记了,在《走吧,张小砚》、《徒步中国》、《空谷幽兰》等喜欢的游记以后? 对了,《走吧,张小砚》至少送人二十本,很多女生收到过。如今想来,这喜欢与推广既是生意强相关——提倡自助旅行的女子青年旅舍,也是和一种崇尚自由的人生态度一致。 《空谷幽兰》也是。 睡前翻看了这两天到的几本新书,有《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营销课》之类的专业书,也有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沉思录》(我有四个版本的译本),以及促使前总统奥巴马在美国搞医改的《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以及几年不读的游记,一本新游记——《寻人不遇》。 约十年前,我曾利用闲暇时间,驾车跑遍了中国汉传佛教八家祖庭在陕西的六家,写了一小篇流水账式的游记——《一座城市的伟大:中国佛教祖庭之旅》,而怀特在《空谷幽兰》、《禅的行囊》等书之后,最近花了一个月跑遍了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的遗址、安葬之地,随后写出了这本好评如潮的《寻人不遇》。 孔子、李白、辛弃疾、杜甫、李清照……诗人的故乡、故居、安葬之地,一本游记……一位美国老人的中国文化寻根之旅,对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十九线诗人和哲学家而言,简直太有杀伤力,爱不释手。 怀特,人类学博士,佛教徒,在中国台湾生活多年,曾任中国香港某电台记者、播音员。二十年前,他在中国陕西西安南边的秦岭终南山中寻访隐士,随后写下《空谷幽兰》一书,在美国和西方文化界轰动一时,随后中文译本进入内地,多年后,他和《空谷幽兰》等书渐渐广为人知。 怀特在《寻人不遇》中写到,这将是他写的最后一本书了,写书太辛苦了。长时间用眼,眼睛就受不了,更别说游记是个讲求效率的,舟车劳顿的重体力活。 如今,在我读过的所有的约140本游记里,真正值得留存的不超过十本。不是那些游记不好,无趣,而是我改变了。 与十年前相比,出书容易了,书的价值就被稀释了,注意,这不是说价格。每次看见那些雷死人不偿命的书名,你就会感到书商们的绝望,借本书名说——《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呵呵。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营销课》这本书名中文翻译就是太低俗(没说郭德纲的意思,反而是挺爱听的),比《低俗小说》还……与英文书名完全不一样。 算了, 早安,晚安! 还能睡一小会。 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