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莫泊桑的《月色》
有着厌女症的教士去捉他的女孩的奸,却被朦胧诗般的月色逼退,默认这是上帝对爱情允许的神圣旨意。 其中好玩之处蛮多,挑两三处讲: 在马里尼昂长老抵触的眼光里,可以瞥见作者对女性美的观点。不难看出,莫泊桑借着教士之口,点出女人灵魂之美, “就是在她们驯顺的态度中,在她们与他说话而用的温柔语调中,在她们低垂的眼帘中,在他们用强行态度责备而忍住的委屈的眼泪中,无处不有这种可诅咒的柔情爱意的存在”; “他经常和他并肩从田地里的小道上走,一边总是跟她谈到天主,谈到他的天主。她总是心不在焉,很少听到他的话,只去看看天色,看看青草与鲜花,眼光中显露出一种生活幸福的感觉。” 人物身份态度和文本表述中的精确的细节(刻画的都是女性美好的画面)形成的反差,让人莞尔一笑。 你说看了这些文字,谁还会不明白,女性是爱与美的化身? 另外就是教士内心的矛盾,他的教义让他憎恨女性,但他却被女性美打败(上面提到啦,主要是他外甥女儿的纯洁浪漫的美);他认为黑夜应当供人休眠,却被眼前古典的月色原野的景色所感动,紧接着,在他眼中,那对狗男女也成了一双璧人。 “他对自己说道:‘天主大概是为了完美地遮盖起人的爱情,才造了这样一些夜晚。’” “既然天主明显地用一幅这么光辉夺目的景象去笼罩爱情,他难道会不同意爱情吗?” 终局是他将教义和人的天然的情感相融合,逻辑自洽。不愧是他,爱思考爱上帝的好教徒。 其中他的教士刻板想法和对外甥女儿的超常的爱之间的矛盾,让我隐隐有想到《青蛇》里的法海。前者是带有慈悲心的慷慨成全,后者却被教条主义所累,禁欲到最后,成了佛祖脚下的行尸走肉。 《月色》好浪漫啊,是值得细读把玩的软玉。若是有读书会我要去朗读什么,十月份的短篇选择无二,就是它啦。[/cp]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