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西魏-288窟【2】天宫伎乐,香音飘扬
【敦煌石窟】西魏-288窟【2】天宫伎乐,香音飘扬
--------------------------------------------------------------------------------------------------------------------------------------
288窟上半篇,链接如下:
【敦煌石窟】西魏-288窟【1】窟内景与人字坡纹样:花鸟生灵
--------------------------------------------------------------------------------------------------------------------------------------
【提醒1:文末附有敦煌其他窟的目录链接。】
【提醒2:本文绝大多数图都是大图,在每一张图片上点击,可查看更清晰的大图;
(原图极大,但这里最大只能显示到1080像素,以后会在豆瓣小站里提供本文所有图的超大版)】
---------------------------------------------------------------------------------------------------------------------------------------
【敦煌石窟】西魏-288窟【2】天宫伎乐,香音飘扬【高清大图】

众所周知,敦煌是宗教宝库和美术盛殿,其实,敦煌也是一个洋溢着音乐歌舞的天堂。
据统计,仅莫高窟就有乐器40多种,演奏者3400多名,乐团近500个……
诸多乐团中,288窟窟顶边沿的一圈天宫伎乐相当引人注目。壁画里的清俊秀逸的乐伎们,姿态各异,多数是在奏乐,乐器种类十分丰富:箜篌、琵琶、横笛、竖笛、腰鼓……此外还有一些作舞蹈状,捧花盘、回首交流状……‘’

(▲提醒:点开图片,能看到更大一些的图)
【背景知识:】天宫伎乐的由来
天宫伎乐意为在佛的天宫内演奏乐器或者舞蹈的天人,属于飞天的一种表现形式。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则指的是在洞窟的四壁上方或藻井四周绘制的天宫门内奏乐歌舞的天人,早期的每个洞窟几乎都有这个题材。
早期的洞窟是用来禅修观佛, 主要对象是释迦牟尼和弥勒,所以关于天宫伎乐的由来,第一种说法为:天宫伎乐与弥勒有关。南朝时期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中描写到:
在兜率天宫有一位大神名字叫劳度跋提,在法会中从座位起立,先向十方一切诸佛行礼,然后发弘誓愿说:“如果我的福德能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那么让我的额头上自然出珠吧。”刚发愿完,他额头上果然出了五百亿宝珠, 也有琉璃、颇黎,珠宝色彩无不齐全,比如紫色和绀色的如意宝珠,里外透亮,此宝珠在空中旋转,化成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宝宫的每一栏杆,是由很多如意宝珠所组成,在众栏杆中,自然化生了九亿天子和五百亿天女。每一位天子手中,化生出无量亿万七宝莲花,每一莲花有无量亿光,在这光明中又有各种乐器,该乐器不用操作就能自然出声,当乐器发出声音时,众天女自动提起乐器,竞相跳起歌舞……。这些描绘的内容与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的造型与场景颇为吻合。
天宫一端的栏杆后面,常见一硕大的大头像,在往乐伎这边瞧,此像即为大神劳度跋提。【说明:在之前248窟里有一幅图(图的名字是:2.3北魏-248窟-人字坡:天宫伎乐第1组),在那幅图里可以看到——天宫一端的大头仙人,248窟内容,可见文末链接】

第二种说法认为:天宫伎乐与飞天同出一源,都出白佛国世界的护法天龙八部,即佛经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和紧那罗都是梵文的音译,意为天歌神和天乐神。乾闼婆的身体可以散发出香气,因此又叫香音神,其职责就是在佛国世界里为佛陀和菩萨献花、布香、作礼赞,在花从中栖身,在云霄上飞翔。紧那罗的职责是在佛国为佛陀、菩萨、众神等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中,不能飞翔于云霄。乾闼婆与紧那罗为夫妻,他们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最终在古代画师们的不断创作下,二者逐步合为一体,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则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伎乐们不分男女,或奏乐或舞蹈, 都是为了娱佛,增添了佛国世界中欢乐祥和的气氛。
【以下依次来赏析这些天宫伎乐:】

这三位伎乐菩萨的特写:

天宫伎乐身前的凹凸长方块,代表的是天宫平台栏墙。栏墙之下,模仿建筑元素,画有雕饰、桃梁、牙子等纹饰,色泽非常鲜艳(画出了过渡色的效果),看上去就像真实的建筑。




这三位伎乐菩萨的特写:









上图:左边这位,侧身仰面,高擎花盘(或是在抛盘而舞),右边这位:高举双手,回首向后(似乎在拍掌而舞);飘带飞扬的动势,显示出舞姿之快捷,同时使得画面均衡而富于变化。
两位伎乐,姿势互相配合(说明:上图右边这位伎乐,在原壁画里,位于左边这位伎乐的左手边)

这三位伎乐菩萨的特写:

(天宫伎乐们的神情,都极为专注,似乎深深沉醉于这美妙的乐舞之中;或是表现——听闻佛法时的欢欣鼓舞之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莫大喜悦)

(相邻的天宫伎乐,互相之间,有交流、有顾盼)



这三位伎乐菩萨的特写:



这位伎乐,双手捧着一枚海螺在运气吹奏(非常用力,能看出眼睛都瞪得大大的,两肩绷起)。
(海螺,又名法螺,是一种做佛事时所用的乐器,用同名软体动物“法螺”的贝壳制成,中间空,吹起来却很响。法螺源于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传说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帝释天等曾将一支右旋白法螺献给佛祖。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如《法华经·序品》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


这两位伎乐菩萨的特写:

(上图说明:上图被命名为“舞蹈状”,但对比后面一幅图“西魏-288窟-天宫伎乐第10组-1:两种腰鼓”,能看出,这位天宫伎乐的手势,与那幅“拍击腰鼓”的图中手势,几乎一模一样;上图里腰鼓部分已完全模糊,但仍留有几丝痕迹——伎乐的胸前两侧,似乎画有两根白色带子,拴着腰鼓两端,挎于腰间)


这两位伎乐菩萨的特写:







这两位伎乐菩萨的特写:



上图:有趣的是,中间这个圆券拱门之下,是一株莲花摩尼宝【注释】。
【注释:什么是“摩尼宝”】
摩尼宝,又名摩尼宝珠,梵语cinta^-maN!i 之意译。指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此宝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一般用以譬喻法与佛德,及表征经典之功德。
摩尼宝是由火焰和宝物组成:宝物由五个宝以三、二、一的梯形组成,并以黄、青、红为三,紫、绿为二,青为一的颜色排列。在五宝周围是向上燃烧的火红的火焰,将宝围在中心,下方为莲座。
相传五宝能放射万丈光芒,普照须弥山四大部洲的所有贫苦众生,能解除他们的贫困和痛苦。暗中能令明,热时能令凉,寒时能令温。宝珠所在之处,其地不寒不热,若人有热、风、冷病或癞、疮、恶肿等,以珠着其身上,病即除愈,以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
关于此宝珠之出处,据杂宝藏经卷六载,如意宝珠出自摩竭鱼之脑中。另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载,如意宝珠或由龙王之脑中而出;或为帝释天所持之金刚,破碎后掉落而得;或为佛之舍利变化而成,以利益众生。

这两位伎乐菩萨的特写:




一窟之内,可分为天、地、人三部分,
看完了窟内上部的——天宫伎乐,下面来看窟内下部的——世俗供养人与力士部分:



贵妇与侍女:

贵妇头梳颉 [jié] 子髻,把头发绾成髻后,用缯帛带缠束。上着白色广袖对襟襦衫,下着黑绿间色长裙,腰间缀绿色髾饰,中垂襳䄜 [xiān lí],这是典型的汉族贵妇装。两侧有三名女侍,均梳丫髻,穿上襦下间色裙,有围腰,但没有飞襳垂髾的装饰,以此表示贵妇与平民的区别。

上图:贵妇头梳颉子髻。颉子髻是把头发挽成髻后,用色带缚之。《晋书·五行志》记载:“妇人结发者既成,以缯急束其环,名曰颉子髻。”这种装饰在北方的广大地区很流行,因与回鹘髻很相似,有专家认为是由回鹘传入的,在敦煌唐代至五代的壁画中更多见。
下图:力士
以上的天宫伎乐与世俗供养人,是“天”、“人”的部分;以下这些健硕的力士们,可以看做“地”的部分——他们位于中心塔柱底座,身形浑厚,似乎起着托举大地、稳定基座的作用:


(说明:张大千临摹的这幅,画面是水平翻转的)
(下图是原壁画:)


(将图放大后看,线描与色彩,皆鲜艳如新)





供养人行列中的马夫,赤着脚、裤筒髙髙卷起、马鞭插在腰间,表现的是他正在调训重负的骏马、准备乘骑的瞬间。笔调简练生动。

这幅《马夫训马图》,出现在下面这幅临摹画的右下角:

画中主尊是一尊白衣佛。下部是供养人,右下角即上面所介绍的《马夫训马图》。
上图说明:没有查到这幅说法图原型是出自288窟里的何处壁画。
有关这幅壁画,还有另一位名家的临摹图——在288窟(上篇)里,展示了常沙娜临摹创作的《说法图-西魏第288窟》,但常沙娜的临摹作里,没有下部供养人的部分。【288窟(上篇),见文末链接】
---------------------------------------------------------------------------------------------------------------------------------------
【本文图片与文字解说,部分参考资料:】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02.敦煌西魏》(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
北京服装学院2014特色资源库-丝绸之路的美术之旅河西段(里面的敦煌专题资料)
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造型演变,赵怡,《中国美术学院》
敦煌壁画中竟出现多种乐器,很多现已失传!你都认识吗?! 公众号“大美科学”
---------------------------------------------------------------------------------------------------------------------------------------
【延伸阅读:】
本文开头处,提到248窟里的天宫伎乐部分,248窟链接如下:
【敦煌石窟】北魏-248窟:窟内赏析【高清大图】
(↑ 248窟还未整理完,以后会提供链接)
---------------------------------------------------------------------------------------------------------------------------------------
【本文是288窟下篇,288窟上篇,链接如下:】
【敦煌石窟】西魏-288窟【1】窟内景与人字坡纹样:花鸟生灵
---------------------------------------------------------------------------------------------------------------------------------------
北朝各窟的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