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城
《城南旧事》,又读出喉头发紧、热流上涌的感觉,上次有这个感觉,是《城门开》。
几则儿时的小故事,串起童年有趣、有分离的回忆,串起童年看不到的有时代印记的大人的经历。
《城南旧事》和《城门开》,都是北京城的城,大概是对城墙有着深刻的记忆,所以对有城墙的城市有着天然的好感,有城墙的城市,进出城门,会有天然的仪式感,这可能已经不被注意的仪式感(小时候坐1路还是611路,车子钻进城门的瞬间,会举行属于小朋友的进城仪式,拖长音喊“啊~”),会让与城相关的事、人,更为有趣。
「“惠安馆”:新的家?妈妈刚说这是“将来”的事,怎么这么快就到眼前了?那么我就要放开蒙在脸上的手了。
“我们看海去”:我将来长大了是要写一本书的,但绝不是像妈妈说的这么写。我要写的是:“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爸,你要吃豆蔻吗?我去给你买。”他并没有听见,但冲那远远的烟尘摇摇头。
“驴打滚儿”:黄板儿牙在后面跟着驴跑,嘴里喊着:“得、得、得、得。”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清新的空气里,响得真好听。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