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8!宇宙公民高效阅读训练营第四期
今天早上的课程,我们邀请到了一期的班长Rifer,给大家带来超级学习力的分享,1小时20分的课听下来,所有的人都觉得干货满满,酣畅惊艳。
惊叹于Rifer超强的学习和不断迭代的能力,她为了准备今天的课程,先后阅读了11本书,摘取了其中精华的部分,填充自己的思维体系,最终做出了今天的输出。
进入阅读训练营之前,我对学习一直有一个误解,相信很多人也有,那就是学习只要自己学到就可以了。其实学习是一个输入加输出或者说编码加解码同步进行的过程。在践行终生学习终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输入是通过阅读完成的,输出则是通过写作力,思考力和演讲力的表现来完成的。
一个人需要学习的东西,主要有四大知识类别和三大技能。
四大类别: 第1类,事实性知识。这一类知识多半是孤立的,机械的,价值相对较低,就是“不走脑子的知识”; 第2类,概念性知识。相互之间有背景以及关联度。像时下热门的名字类,比如AI和区块链;模型类。像马斯洛的需求分析理论;原理类。如行为主义学;原则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当中的“以终为始”,这一类的知识都是概念性的知识。 第3类,程序类知识。顾名思义,程序类知识就是流程性的东西,容易被复制。 第4类,我们所追求的最高级别,那就是元认知,它包括思维,反思能力,沟通,制定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调整的能力。
三种技能则包括一,行为技能,这是事实性知识的重复练习,比如弹琴唱歌;二,理解性认知技能,如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管理,需要我们从无数个具体案例中去提炼概念性的知识。第三是程序性的知识技能,包括软件操作,PPT制作。
无论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我们要注重在大脑中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记忆宫殿。
当我们学习事实性知识的时候,唯一的大原则就是背,而学习概念性知识时,需善
用“三问”原则来帮助自己输入和输出,一问起源,二问联系,三问场景。而程序性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则要重视的是流程图的使用。
通常越费脑子,学习的过程印象就会越深刻。因此,学习必须主动输出,比如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写下来,或者是参加考试,而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尽量用手指点读的方式可以强化大脑记忆。
关于思考力的部分,金字塔的理论,我个人印象格外深刻。当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要带着结构化的思维,把这个问题涉及到的相关细节按步骤进行拆解,带着结论去思考,去构思它的解决方向。这样一来我们反而能从若干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中找出最优路径。这是一种金字塔状的发散思维,而不是线性的单向思维。
今日思考并践行:如何打造自己的“记忆宫殿”,利用笔记和分类管理将知识系统化!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