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安馆札记》读书笔记121—125则
《尋詩》:尋詩爭似詩尋我,佇興追逋事不同。巫峽猿聲山吐月,灞橋驢背雪因風。鈎來恰值秋蝦美,得處何心上藥通。五合可參虔禮譜,偶然欲作最能工。
《分甘餘話》曾以胡擢、鄭綮二人語相比。卷一,詩思:“唐鄭綮云:‘詩思在灞橋驢子背上。’胡擢云:‘吾詩思若在三峽聞猿聲時也。’”
唐彥謙《索蝦》云:“姑孰多紫蝦”,“極美宜於秋”,“既名釣詩釣,又作鈎詩鈎”。
李義山《藥轉》云:“換骨神方上藥通”,“憶事懷人兼得句”。
《書譜》有“五合”、“五乖”之論,“偶然欲書”為“五合”。叔子書來,謂余三年來罕作詩,近忽富篇什,殆渠所啟發,因賦此答之。
案,《槐聚詩存》列此詩於 1949 年下,三、四句作“藥通得處宜三上,酒熟鈎來復一中。”
——————————————
《六一詩話》記梅都官論詩云:“狀景如在目前,含意見於言外。”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顧況《右拾遺吳郡朱君集序》品目其詩,有云:“如新安江水,文魚彩石,歷歷可數。其杳敻翛颯,若有人衣薜荔而隱女蘿。”正“逼視”與“遠眺”之異。滄浪所謂“不可湊泊”,漁洋所謂觀荊浩論畫“遠水無波,遠人無目”(《香祖筆記》卷六、《談藝錄》三三一頁)而語詩法,此“遠眺”之體也;李賓之謂長吉詩“有山節藻棁,而無梁棟”,此“逼視”之體也。
王弘撰《山志》初集卷六記郭宛委先生遺論云:“客有言未得見王摩詰真跡者,余曰:‘摩詰《與裴迪書》,此摩詰《輞川圖》也。’”
昔人謂摩詰詩中有畫,不知文中亦有畫,特未見皴法耳。又如白樂天《荔枝圖序》(《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五)云:“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亦精手搨本也,纖細曲折,無不畢肖,第生動氣韻不及摩詰耳。
——————————————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云:“側著耳朵兒聽,躡著腳步兒行:悄悄冥冥,潛潛等等。等待那齊齊整整,嬝嬝婷婷,姐姐鶯鶯。”按疊字成文,蓋師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切切”,却未工妙(《詞林紀事》卷二十記許昂霄語,謂:‘易安此詞帶傖氣。’”)。
喬孟符《天淨沙》之“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太平樂府》卷三)尤醜鄙不堪。
又《太平樂府》卷七趙明道《鬥鵪鶉》云:“燕燕鶯鶯,花花草草。穰穰勞勞,多多少少。媚媚嬌嬌,亭亭裊裊。”又云:“風風韻韻,艷艷妖妖。”
《陽春白雪》前集卷四無名氏《鬥鵪鶉》云:“媚媚姿姿,淹淹潤潤。裊裊婷婷,風風韻韻。”
宋趙師俠《行香子》:“春日遲遲,春景熙熙……歌緩緩,語低低。”(《歷代詩餘》卷四十四)通篇亦疊字。
項蓮生《水龍吟》賦秋聲云:“冷冷暗起,澌澌漸緊,蕭蕭忽住。”頗化堆垛而工刻畫,然僅三疊而止。
葛立方《卜算子》“裊裊水芝红”云云□疊字。
彦案,葛全作为: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詩》:“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六疊連用(七九九則),《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亦然。
詩中疊字,見《陔餘叢攷》卷二十三(本《鶴林玉露》卷十二而推廣之)(七一九則)。惟《西青散記》卷二載史悟岡(史震林)《蝶戀花》詞云:“猶記深深深夜語,生生死死千千句。”卷三載賀雙卿《鳳凰臺上憶吹蕭》:“寸寸微雲,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正斷魂魂斷,閃閃搖搖;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隱隱迢迢。從今後,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遙,問天不應,看小小雙卿,嫋嫋無聊。更見誰誰見,誰痛花嬌?誰望歡歡喜喜,偷素粉,寫寫描描?誰還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凡二十餘疊,運轉頗自如,宜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卷七反覆贊歎,以為“廣大神通”、“長袖善舞”,可使易安“避席”也。
楊恩壽《續詞餘叢話》卷三云:“美人姿色在其次,第一則風致,風致非姿色可比,可意會,不能言傳。以王實甫之才,寫雙文之姿,不能寫雙文之致。觀其‘嬝嬝婷婷’,差有致矣,又加以‘齊齊整整’。夫‘齊整’則虎邱山泥美人耳。”蓋隱本李笠翁《風箏誤》第二折韓世勳云:“有天姿沒風韻,卻像個泥塑美人。就是天姿、風韻都有了,也衹算得半個,那半個還要看他的內才。”實則少陵《麗人行》“態濃意遠”四字已足。陳迦陵《婦人集》載冒巢民論陳圓圓云:“婦人以姿致為主,色次之。”即此意也。
張山來《幽夢影》更進一解曰:“貌有醜而可觀者,有雖不醜而不足觀者;文有不通而可愛者,有雖通而極可厭者”。
晏叔原《踏莎行》:“傷心最是醉歸時,眼前少個人人送。”
孫光憲《浣溪紗》:“醉後愛稱嬌姐姐,夜來留得好哥哥,不知情事久長麽?”
第三本第三折云:“厭的早扢皺了黛眉。忽的波低垂了粉頸,氳的呵改變了朱顏。”湯玉茗評曰:“三句遞伺其發怒次第也。皺眉,將欲决撒也;垂頸,又躊躇也;變朱顔,則决撒也。”作者之聖,述者之明,可謂相得益彰。末“也”字易“矣”字,則更妙。然此境乃小說家言所謂“說時遲,那時快”,孫子瀟《天真閣外集》卷四《橫波》云:“百巧千靈藕孔多,泥人全在兩橫波。如愁如喜還如怒,媚態三番一剎那。”
——————————————
隆觀易無譽《罘罳山人西征集》共三種:《六百日通》二十卷,日記也;《寧靈銷食錄》四卷,語錄也;《西征後集》,詩也。
彦按,籍锺书评介,无甚可观者。
入秋之后,天气复如初夏,在家读《永乐大典》散本75册(书格存76册,前者已下载部分,后补难辨一册阙在何处),手写体极精细,较中华书局11册本出色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