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十年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到今年2019年8月底,我吃素整整有十年了。2009年,那一年我上大二,开始正式吃素。
之所以有吃素的想法,是受一本宣扬素食的佛教书籍影响。可每当我的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吃素,我只是回答身体的需要,并没有提到那本书带给我的影响。一是我不想把素食和佛教联系在一起,二是我年级轻轻,跟别人说我信佛,总觉得有点故作深沉。
吃素这么多年,我渐渐体会到,吃素其实和宗教无关,吃素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大自然的爱护。

缘起 | 为什么吃素
大一的时候,我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书,具体的书名忘记了,里面写了关于吃素的种种好处。比如,素食可以使身体和心理都更健康;吃素意味着不杀生,就不会造不好的业力;吃素可以让头脑更清醒、更聪明等等。
那是一本佛教书籍。我看了之后,半信半疑,想尝试素食,但是我又看到很多报刊杂志上的营养专家都不提倡素食,因为吃素会导致身体缺乏蛋白质,造成营养不均衡。所以我一直没有尝试。
直到大一的冬天,我生了很重的感冒。我的体质一直比较弱,很容易着凉感冒。每一次感冒,我都有恶心难受、呕吐、浑身无力的症状。
我记得那次我感冒很严重,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的东西总会吐出来。
有一天,我的舍友买了鸡腿放在了宿舍的桌子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看到那只鸡腿,顿时觉得无比恶心,不想吃任何肉,只想吃些清淡的粥和水果。
自从那次生病,我就尝试着吃素,那段时间只要一回想当时看到鸡腿的场景,那种恶心难受的感觉似乎又回来了,我就不再想吃肉了。
再后来我发现,吃素之后,我再次感冒生病的时候,虽然仍然有浑身无力的感觉,但是我不再恶心难受和呕吐了。
我当时想,这是不是和吃素有关?但又觉得,这也许只是一种巧合。营养专家说的话应该是没有错的,还是应该荤素搭配,要补充身体的蛋白质,营养均衡。
之后,我就又开始吃肉了,尤其是我老爸做的排骨特别好吃,我是绝对经不住诱惑的。
开始吃肉之后,我发现我生病的时候,又开始恶心难受呕吐了。我犹豫着要不要恢复素食,但是又担心自己营养不够。
直到大二的暑假结束后,我去一个叔叔家做客。他吃素很多年,但是体型微胖,看上去身体很好,没有营养不良的样子。
我问他,“如果不吃肉,身体没有蛋白质要怎么办?” 他说,“你可以从鸡蛋、豆腐、牛奶里获取蛋白质呀!”
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吃素了,不吃肉,也不吃海鲜,但我只是蛋奶素,不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我仍然吃鸡蛋、喝牛奶。
你不吃肉,那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曾经有一个人问我,“你不吃肉,那你这辈子岂不是很亏?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我猜她的言外之意就是:吃肉是一种享受。
可是对我来说,吃肉真的不是享受。尤其是吃素久了,我变得不喜欢肉了。哪怕我老爸做了一盘香喷喷的排骨,我的室友在我面前吃着辣香四溢的新疆大盘鸡,我的朋友下馆子吃着鲜美的烤鱼,我都不再觉得那是美味。
除了这些,吃素还给我带来了很多其他改变。
吃素之后,我的体质的确改善了很多。说来也奇怪,我之后每一次感冒生病,都不再恶心呕吐了。这十年以来只有那么偶尔几次,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有过恶心呕吐的症状。
还有,我不再便秘了。吃素之前我有一些便秘的症状,虽然不是很严重,但还是有些困扰。而且,我的皮肤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但是吃素也带来很多不方便,尤其是和朋友出去吃饭,大家为了照顾我不得不点一些素菜。
回家吃饭的时候,父母虽然不理解我的决定,但还是会特意做一些素菜。过年回家包饺子,父母都要准备两份饺子馅儿,一份肉的,一份素的。
尤其是出国之后,吃素真的成了一种挑战。
大部分美国餐馆里肉比菜多,即使有素菜,也基本上就是沙拉和素汉堡之类的。即使是中餐馆,我的选择也不多。
我记得当时学校附近有一家中餐馆,叫Xing Xing饭店,每次我去那里吃饭,我能点的只有那几种:素炒面、素炒饭、番茄炒蛋盖饭、素三鲜、或苦瓜炒蛋,再配一份酸辣汤或蛋花汤。
我在餐馆里能够吃的非常有限,所以大部分时候我都自己做饭。但是美国超市的蔬菜比肉贵,除非去中国超市,那里的蔬菜相对便宜一些。
即使这样,我也一直坚持吃素。
很多人问我,“你都来到国外了,吃素很难,为什么非要坚持吃素呢?”
我心里的感觉是:吃素,会让一个人的心更干净。虽然很多人不一定认同这一点,但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更何况,那时候我已经吃素有两三年,我是没有办法再变回去吃肉的。吃了很久的素食,当我看到肉的时候,我根本不愿意吃。
刚开始吃素那会儿,我还可以吃锅边素,哪怕炒青菜用的是猪油,我也不在意。但是时间久了,我变得有些挑剔,虽然锅边素可以将就,但我心里并不是很愿意。
来到美国后,认识了很多素食者,大家都有一个相似的经历,那就是吃素久了,连肉的味道都不想闻。后来我学了禅修,有个禅修师父曾经说,如果用一个曾经做过肉食的锅来炒素菜,当他吃这盘菜的时候,他都觉得这菜是臭的。
我没有那么敏感的味觉,但是我非常认同这一点:吃素一点都不亏,吃肉对于某些人来说真的不是享受。
吃素的心得体会
吃素之后,我的饭量猛增,也许是怕自己营养不够,所以每次吃饭我都会多吃一些。但即使这样,我有时还是感觉到身体营养不均衡,好在有很多替代品可以弥补肉类营养的空缺。
比如,吃素之后,我的嘴唇总是特别干,不管抹多少唇膏都不管用。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2。之后我每天吃饭前都会嚼一片维生素B12,后来嘴唇就渐渐恢复了正常。在饮食上,也可以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比如香菇、豆腐乳、紫菜、海带、泡菜等等。

有时候我会觉得身体没有力气,容易疲惫,是由于身体缺乏蛋白质的缘故。所以我需要多吃一些坚果和豆类。有时我会喝一些蛋白粉,美国有很多营养品店,例如GNC、Vitamin World等,有很多不同牌子的蛋白粉,其中还有专门针对素食者的蛋白粉。

有些人吃素后可能还会缺乏维生素A,可以多吃绿叶蔬菜、茄子、南瓜、胡萝卜、杏、山药等。
多吃豆制品和坚果类食物,再多摄入一些黑木耳、菠菜、芝麻、红枣、小米等蔬果粮食,可以补充身体的钙、铁、锌等矿物质。
关于吃素的哲学思考
1,吃鸡蛋、喝牛奶难道不是杀生吗?
我个人认为,这个答案取决于鸡蛋和牛奶的生产方式。
在自然界中,野生的雌性鸡每年只能产10至15个蛋。比如鸡的野生祖先,红色丛林鸟(Red Jungle Fowl),每年大约产12个蛋。像所有鸟类一样,它们仅在繁殖季节产卵,并且仅用于繁殖目的。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基因操作和选择性育种,它们已被繁育成高产量的蛋鸡。当代的养鸡场内,母鸡每年可产大约300个鸡蛋,产量很高。即使是农户自家养的的鸡,如果给予鸡足够的营养,再加上正确的饲养方法,产量也不低。
农户自家养的鸡蛋被称为土鸡蛋,如果条件更好一些,比如母鸡生长在无污染的绿色自然环境中,以及鸡蛋是由公鸡和母鸡正常交配受精后产下的鸡蛋(大部分普通鸡蛋是未受精的蛋)等等,这种鸡蛋被称为有机鸡蛋,当然价格会更高一些。
市场上卖的普通鸡蛋和土鸡蛋、有机鸡蛋都不一样,普通鸡蛋来自养殖场,所以价格相对比较低,但是养殖场饲养蛋鸡以及产蛋的方式并不人道。拿美国的养鸡场来举例,大约有95%的蛋鸡(将近3亿只鸡)在狭小的笼子里度过一生,由于空间太小,它们甚至无法张开翅膀。

而且,正常情况下,鸡的寿命是6年以上,有些甚至可以活20年,但是养殖场里的鸡寿命很短暂。通常情况下,母鸡产蛋12个月后,产蛋量就下降了。当母鸡产蛋量下降时,它们就被宰杀和替换了。也就是说,它们活不到两年就会被宰杀。
相比之下,市场上的有机鸡蛋、土鸡蛋或是散养鸡蛋的生产方法就没有那么残忍。这些母鸡的生存环境相对好很多,而且由于是在自然环境中散养的,吃的五谷杂粮比饲料多,在饲养过程中没有被注射激素,这样的鸡蛋不仅更健康,而且鸡在生长过程中也没有痛苦。
后来我又听说有些从养殖场产出的鸡蛋,如果符合相应的标准,也会贴上有机、散养等标签。可问题是,只要是从养殖场产出的鸡蛋,多多少少都会给动物造成痛苦。
比如,大部分养殖场青睐养母鸡,因为母鸡不仅可以下蛋,还可以作为肉用。从孵化器中出生的小鸡,如果是母小鸡就会留下,如果是公小鸡就会扔掉。因为雄性小鸡长大后不能产卵,即使作为肉用,它的销量也不如母鸡好。一个叫做“如何行使动物权力(How to do animal rights)”的英国网站有资料显示,全球鸡蛋产业每年都会消灭掉60亿新生公雏鸡。
所以,吃鸡蛋到底是不是杀生? 我个人认为只要不是从养殖场产出的鸡蛋,或是由农户散养的母鸡产出的鸡蛋,都算不上是杀生。
同理,如果我们喝的牛奶不是来自商业化的奶牛场,而是来自草原的传统奶牛养殖业,这也算不上杀生。
然而,一只自然状态下的奶牛每天最多可以制造大约10斤的鲜奶,而商业化牧场里的奶牛每天可以制造100斤的鲜奶。这些被商业化的奶牛,一生都会受尽折磨。
奶牛并不是随随便便就会产出牛奶,它们在哺乳期才会产奶,所以为了产奶,它们需要不断怀孕产崽。
奶牛场的奶牛通常是人工授精怀孕的。母牛与人类一样,有九个月的妊娠期,它们会怀孕9个月然后产崽。在这之后的24小时,最多72小时,牛犊就会被从母牛身边带走,奶牛妈妈还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哺乳,就要被不断地产奶喂养人类。
经过300多天的产奶后,母牛停奶了,终于可以休息了,但也只能休息60天,因为她在之前已经被第二次人工授精。60天后,她会第二次产崽,开始新的轮回。经过几次怀孕、产崽、产奶,奶牛灯枯油尽,就被“淘汰”了,被送去屠宰场成为人类餐桌上的肉食。
自然生长的奶牛寿命是20到25年,但是商业牧场的奶牛只能活4到5年。而这些奶牛的幼崽,如果产下的是小公牛,会直接卖给屠宰场,如果是小母牛,会像她的妈妈一样,不停地怀孕、产崽、产奶。
先不说在这个怀孕产奶的过程中,奶牛会被注射各种疫苗、抗生素、催奶剂等多种化学添加剂,光是想象奶牛夜以继日产奶和母子分离的场景,就让人觉得无比痛心。
可是,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喝到来自草原奶牛产的非商业化牛奶?我们又有多少人有那个经济条件只吃土鸡蛋和有机鸡蛋?
所以,虽然我吃素,但是我不会说我从不杀生。
2,动物是生命,植物就不是生命吗?植物难道没有感情吗?
植物是有生命的,而且植物能够对光、声音、温度、触摸等多种刺激做出反应。但是这种对刺激的反应并不能说明植物就像动物一样具有意识、情感和认知。
虽然有科学家认为植物拥有情感,但是这一说法尚未完全证实。
《植物科学趋势》(Trends in Plant Science)杂志在2019年7月刊登了一篇文章《植物既不拥有也不需要意识》(Plants Neither Possess nor Require Consciousness),文章里提到,“在动物中,只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节肢动物(比如昆虫、螃蟹)和头足类动物(比如章鱼、鱿鱼)的大脑足够复杂,能够使它们具有意识。”
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研究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的的泰兹(Lincoln Taiz)教授说:“如果具有神经系统的低等动物缺乏意识,那么没有神经系统的植物具有意识的机会就几乎为零。”
所以,当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它是不会经历恐惧、愤怒或悲伤的。同样,其他种类的植物在经历灭亡的时候,它们是不会感到疼痛的。
也许科学家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成果,也许那时我们会发现植物也可能经历着痛苦,但是植物和动物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
退一万步讲,即使植物真的有情感 ,真的会感到痛,你会因此连蔬菜都不吃了吗?为了不杀生,既不吃肉也不吃菜,那就只能等死了。
或许还有人认为,既然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有情感,既然都是杀生,那我更有理由大肆地吃肉了。这种极端也是不可取的。且不说屠宰场宰杀动物用电击、在动物清醒时割喉放血等手段是多么残忍,光是动物在养殖过程中被摄入了大量抗生素、激素等化学成分以及动物在养殖场恶劣的生长条件,你敢肯定你吃到肚子里的肉就是健康、没问题的吗?

纪录片《你吃什么很重要》(What You Eat Matters)曾经提到了关于抗生素的危害性:
“养殖场里的动物,如果不使用抗生素,它们就会死掉。这些抗生素不仅对动物形成了健康风险。由于越来越多的细菌菌株都变得具有抗药性,使抗生素的作用大打折扣。如果这种耐药性细菌被人类所感染,那么我们也会生病。但通常药物已经无法再起作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700,000人死于感染,因为他们感染上的细菌已经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除了肉食的健康风险以外,很多人选择素食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动物被残忍的杀害。据统计,全球每年屠宰的动物数量达到650亿,相当于每秒钟2000多的数量。
有一个素食公益片《生生不息》,里面有一段话很让我触动:
“我们把这些动物抓起来、圈起来,然后就觉得可以随意决定它们何时为我们而死。人类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海龟、鱼虾、泥鳅,它们哪会感知痛苦?我们傲慢地认为,动物有什么情感?这些鸟和蝴蝶、猪马牛羊、蚊蝇昆虫,没有感觉,没有疼痛,没有抱怨,我们残忍地划开它们的肚子,就像切一根黄瓜那样轻松。可是当我们抓住它们的时候,分明能看见它们的挣扎,它们的恐惧,它们的哀求,那和我们面临疼痛与死亡时的面容,有什么不一样呢?”
3,吃菜难道不是在杀生吗?因为农作物被喷洒了杀虫剂,杀死了很多虫子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佛家有这么一句话: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这里的“虫”,其实是指水里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那我们为了不杀生,是不是连水都不要喝?
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充满了细菌,它们无处不在,我们在一呼一吸之间已经秒杀了无数的细菌,那我们算不算杀生呢?
我们把被子放到阳光下去晒,被子里的螨虫被晒死了,这算不算杀生呢?
请看下面这张图,上面画着一头奶牛,它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有利用价值。除了提供牛奶和牛肉,它身上的毛可以用来做空气过滤器和刷子等工具;它的皮肤可以用来做墙纸、药材、凝胶等;它的脂肪还可以做口香糖、蜡烛、除臭剂、洗涤剂等。这张图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根本就没有纯素食者这回事儿(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vegan) !

所以,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还呼吸、喝水、吃饭,我们就不可能不杀生。人类的存活必须依赖地球上的阳光、空气、水、植物和动物。既然我们的生存要依赖大自然的赋予,那我们是否应该对大自然心存感激呢?
可人类又是怎么回报自然的呢?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于是造成了无止境的杀戮、掠夺和破坏。

所以,先不要谈这到底是不是杀生,人们连最起码的感恩之心都被贪婪吞噬了,我们讨论这个杀生的问题还有意义吗?
如果你仍然坚定地认为,杀虫剂杀死了很多虫子,这是杀生,吃素没什么意义,你就大错特错了。
吃素是直接吃蔬菜和谷物,而不是把蔬菜和谷物喂给动物然后再吃动物的肉。给动物喂食大量的谷物和水,然后杀死它们,再对其进行加工、运输和存储,这整个过程不仅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而且造成了全球的饥饿问题。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万达纳·希瓦(Vandana Shiva)博士曾经说:
“我们需要种植能够足以喂养所有人的食物。问题是 ,我们把大部分谷物和豆科植物,比如大豆,喂给了动物,而与此同时人类还在被饥饿困扰。
在美国只有2%的大豆是给人类食用的。大约70%用于动物喂养,另外的28%,用于生物燃料也就是大豆制成的柴油。所以这满足了人们对利润的饥饿追求,而不是用于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
全球约有10%的玉米用于人类食用,大部分玉米都被用来折磨动物,不是喂养动物,因为动物们并不想被喂养玉米,这并不适合它们的消化系统。所以,我们正在讨论的是一个以喂养人类的名义在地球上制造饥饿的系统。”

其实我们已经种植了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数十亿人类,但我们将其中的四分之三喂给了养殖场的动物,然后杀死了它们。如果我们直接把粮食喂给人类,而不是将粮食喂给动物再杀掉它们,也许全球的饥饿问题早就解决了。
MFA悯惜动物组织曾统计:
“一公顷土地能喂养22个吃土豆的人或19个吃大米的人,但仅能养活1个吃牛肉的或2个吃羊肉的人。如果全球吃素,那么只需30%的土地,就足以喂养我们的所有人口,从此远离饥饿之苦,土地无需化肥将得以再度喘息,再生,恢复。”


吸收温室气体的森林正在消失,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食用肉类,而森林被砍伐用来放牧牲畜,或种植谷物饲养牲畜。

而且,和肉食相比,植物所需要的用水量也相对较少。
生产一公斤谷物需要1,300升水;生产一公斤土豆只需要900升;而生产一公斤苹果,只需要700升。可是,生产一公斤奶酪需要5,000升水;生产一公斤牛肉,则需要15,500升水。

所以,吃素帮助解决全球的饥饿问题,同时也在拯救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
4,如果你是一个素食者,但是沙漠中只有你和兔子,你会为了生存吃掉这只兔子吗?
我觉得这是个很难回答的哲学问题。曾经有人向内观禅修(Vipassanā)大师葛印卡(Goenka)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葛印卡的回答是:“你倒是别去沙漠啊(Don’t go to desert)!”其他的人哄堂大笑,而这个回答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你不去沙漠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了嘛!
如果一定要钻牛角尖,一定要去沙漠面临这样的两难境地,你会为了生存而选择吃肉吗?
李安导演过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这部电影在2013年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项。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叫派的男孩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了227天最终获得重生的故事。

电影里有这样一幕,为了在海上活下去,原本只吃素食的派不得不打捞海里的鱼,靠吃鱼肉填饱肚子。
如果我是派,我也会这么做。哪怕我觉得肉再臭,我也会吃,如果我还想活下去的话。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么做是在杀生,你这么做违背了你的信仰。但是吃素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吃素和信仰无关。而且我在前文中已经提到,只要我们活在地球上,不管你吃什么,你都在杀生。
如果我生长在草原上,或者是游牧民族的一员,我日常的饮食只能是肉食,因为蔬菜很少,那我没得选择,我也不会想成为一名素食者。
如果我不是游牧民族,同时我既不在沙漠中也不在海上面临那种两难困境,我会选择成为一名素食者,因为我不是没有选择。
所以,我现在之所以选择吃素, 是因为我有的选。如果没得选,我就不会吃素了。
更何况,现在全球变暖愈加严重,而肉食是导致全球暖化的一项重要原因。

一公斤牛肉大约会产生13公斤的二氧化碳,而一辆经济型轿车大约行驶100公里才会产生相当于一公斤牛肉的二氧化碳量。1公斤猪肉或禽肉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轿车行驶50公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比之下,蔬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低。
所以,素食可以帮助缓解全球变暖,而且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方式。
写在后面的话
我写这篇文章只是想分享我吃素十年的体会和感受,并不想和非素食者对立。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更何况,我非常理解对于一些人来说,戒掉肉食改吃素是多么的困难。
就像我现在还戒不掉乳制品,我仍然喜欢在咖啡里加牛奶,喜欢在面包上抹黄油,喜欢吃披萨上的奶酪,喜欢吃蛋糕上的奶油,喜欢喝老北京酸奶。
我的家人是吃肉的,我也并不打算刻意地给他们灌输素食的理念。我爸爸经历过60年代的大饥荒,在他的观念里,不管是菜还是肉,有东西吃就不错了,哪有挑的理由?
我认识一个俄罗斯姑娘,她来到美国后,曾经学过禅修,所以她很想吃全素。可是她没有办法完全戒掉肉食,因为她生长的地方离外蒙古很近,居住在那里的人有着蒙古族的血统,肉食是主要的食物来源。
她曾经跟我说,虽然她不是完全的素食者,但是她也可以为这个地球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有一次我和她去Trader Joe’s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她没有用超市的袋子,而是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出一个布袋,把买的蔬菜和水果都装进了布袋里。她还告诉我,如果带着自己的袋子在Trader Joe’s超市买东西,可以参加每周的抽奖,会有机会获得一张25美元的礼品卡。虽然奖品的价值并不是很高,但是她很欣赏这种为环保做贡献的商家。
还有一次和朋友去野餐,她嘱咐我们带上自己的餐具,最好不要用一次性刀叉。
我很欣赏她,虽然我是素食者,但是有很多方面我做的不如她。有时候我仍然会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使用很多塑料袋,或是使用一次性杯子和餐具。
所以,吃素十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我不会像以前一样固执地认为,吃素是为了不杀生,我要靠吃素来坚定我的信仰。
我现在认为,比行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意念。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心存感恩,那么你有很多方式来爱护这个世界。
你可以通过少用一些塑料袋、做好垃圾分类、将厨余垃圾堆肥、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来帮助减少全球污染和碳排放量。
当然,如果能够改吃素食会更好。
如果你想尝试吃素,但又觉得很困难,你可以尝试“工作日素食”,下面这个视频就分享了如何通过“工作日素食”改变我们的地球环境:
如果你仍然觉得做不到,可以尝试每周一吃素,渐渐地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吃素带给了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希望我的这篇文章就像当初那本影响我吃素的书一样,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以及积极的影响。我现在仍然觉得,吃素可以让一个人的心变得明澈干净,因为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反映,里面的世界干净了,外面的世界也就没有污染了。
-
G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6 12:54:29
-
星禾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4 16:35:11
-
果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22:57:33
-
绿盆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0 21:42:37
-
小伙z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3 06:59:24
-
HGW XX/7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1 21:58:26
-
温暖整个世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0 13:43:44
-
Lena-燕玲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8 12:53:21
-
大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30 22:23:29
-
冬天吃花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30 08:54:54
-
7KOICHI31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30 00:14:46
-
陈闲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9 23:24:51
-
圣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6 01: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