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职场女性的你,在焦虑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美国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上有一组关于劳动参与率的统计。中国(含全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高达76%,大幅度领先世界主要的人口大国,欧洲只有58%,美国64%,而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只有56%的劳动参与率。
雄踞榜首的76%的背后,是高达70%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其中25岁-55岁这个有效劳动力的年龄阶段,劳动参与率更是高达90%。
这就意味着,每10个适龄女性中,至少就有9个人在工作,在劳动参与率上与男性平分秋色,当之无愧撑起了半边天。强大的中国女性在承担了生儿育女重任的同时,早出晚归,在工厂,在商场,在学校,在运动场,在实验室,在任何有男人身影的地方,承担了不逊于男同胞的责任!
然而,还有这样一组数据——
今年3月份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今年男女职员的平均薪酬依然存在23%的差距,且上升通道依然狭窄,在高层管理人员中,男性比例高达81.3%,女性仅有18.7%。
究其原因,生育带给女性的负担依然是企业将女性拒之门外的核心原因。在晋升受阻的归因方面,女性选择“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的比例是男性的4.6倍,选择“性别歧视”的比例是男性的10.6倍。
“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
这句话的背后是众多职场女性无奈的牺牲。一方面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要求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离开家庭投身职场,随着职位越高,工作就会占用更多的个人时间;
一方面女性的生理特点又决定了必然要承受生育,而传统文化中女人以相夫教子为本的观念的依然根深蒂固。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得社会和家庭对女人都有更多的期待。如何能够平衡工作与生活,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话题。
很多成功女性都在强调自己拥有工作与生活完美平衡的艺术。既有风生水起的事业,又有温馨幸福的家庭,还有能考上名校的牛娃,真的是这样吗?
这样的例子也许会有,但精力过人的女超人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一边对工作要投入、要付出,要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一边要主理家务,生育哺乳、照顾子女、还要辅导功课。
这边工作需要你加班,那边接孩子不能晚点;晚上孩子要陪伴要讲故事,可是晚上的黄金时段还有电话会在等着你加入。这些,靠女性一己之力是难以全部做到的。怎么办?如何取舍?在社会大环境难以一蹴而就进行变革的局面下,职业女性个人的压力显然是巨大的。
除了焦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有道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生儿育女和照顾家庭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家庭团队的事情。任何职业女性,都要尊重和珍视自己的生育权,尽量提前做好生育规划,当准备要孩子时,要得到整个家庭,包括丈夫和双方父母的支持。
这样哺育和抚养孩子就变成了团队作战,琐碎的家务被一定程度地分担开来,对职业女性来说,工作的影响也就相应会减弱一些。当家庭人力不及,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家务劳动外包的方式,比如请保姆和小时工。
如果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就要评估一下工作与生活的优先级,可以阶段性调整优先级。比如在孩子年幼时期,在工作中获得上司的谅解和支持,在不影响基本工作的前提下,减少加班和差旅,投入更多时间照顾孩子,等孩子大一些,再把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向工作倾斜。
每个同时肩挑事业和家庭两副重担的女性都是伟大的,做好对生育的规划,实际上也是对自己职场生涯规划的一部分,是对自己负责,是爱自己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优秀的职业女性,为了家庭心甘情愿付出,放弃了个人的发展和晋升空间,这其中有个人选择,也有无奈之举。
希望所有职场女性,都能够有规划人生的意识,也希望雇主和全社会给予更多制度上的扶助与关爱,让那些在事业上有抱负有追求的职业女性如愿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公众号搜索loveyuedudushu

-
微信用户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5 16: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