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心智
收藏109
二分心智

中文名二分心智外文名bicameral mind作者朱利安杰恩斯提出时间1976年
本能和声音的结合(即所谓的二分意识),只要人类社会等级森严,人类能够自我管理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大约3000年前,人口过剩,自然灾害、战争的压力大大超过警告之声的极限。二分心智分崩离析,之前能够听到的警告之声完全消失,自我意识开始零零碎碎地回到人们的意识当中。一个更灵活却更艰巨的应对日常生活的方式由此诞生——当神沉默之后混乱接踵而至之时,这种新的应对方式再适合不过了。他说,《奥德赛》中的人物会有内在思维活动(不过,他认为,这是由于后来译者添加上去的,反应的是现代心智。——译者)。伴随着内在叙述以及对来自更高权力指引的渴望,现代心智( modern mind)出现了。通过在旧约、玛雅石雕和苏美尔著作找到的证据,证明了世界范围内二分心智的分离。他提到大约公元前1230年的一座石雕,亚述王跪在一个空的神的宝座前。这一时期发生在今希腊境内的持续不断的大迁移,被杰恩斯视为二分心智崩塌引发的骚乱。杰恩斯反思了这一转变(二分心智的崩塌——译者)如何可能在今天重演。有感于当下形势,他十分敬畏地写道「公元2000年末,某种意义上,我们仍深处这场通向新的心智的转折中。我们都处在二分坍塌这场转折的残余之中。」「我们的国王、总统和官员过去还听着神的指示,现在只能带着对沉默神灵的宣誓而开始他们的任期。」参考资料
- 1. 朱利安·杰恩斯 Julian Jaynes.《二分心智的崩塌:人类意识的起源(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美国:Mariner Books; 31578th edition (August 15, 2000),1976年
词条标签:文化
-
castamer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1 0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