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
趁今年去四川的机会探访了惦记多年的安岳石刻,把一路拍的几段视频剪了个小片子,日记不能发视频,只好在文末挂个链接。

四川人都知道安岳是柠檬之都,其实安岳还是我国古代佛教石刻造像最集中的县。安岳石刻不是一两处,是大量分布在乡间的几百处石刻,其中大部分是佛教石窟,也有少部分道教石窟,年代上主要是唐到两宋,上承云岗龙门,下启大足。安岳石刻每个点规模都不大,也没有皇家工程,都是民间开窟,世俗化的风格很明显,价值还是有的,就是太散落。

因为这些特点,安岳石刻没有本省广元巴中的石窟名气大,更没有隔壁大足的名气大,七零八落,交通麻烦,难以开发,至今绝大部分还是野生状态,管理力度很弱,也还在继续受着乡野民夫的香火,扮演它们本来的功能。可能也因为这种原始的状态,安岳石刻一直吸引很多古迹爱好者前去探奇,一番舟车轮替风尘仆仆后,在世人遗忘处和这些千年前的瑰宝邂逅,那种感受是很奇妙的。

安岳石刻要看个遍是不可能的,大部分游客都是去看列入国保的那些,共有九处,我用三天时间跑了八处。比较特别的是木门寺,这里不是一处石窟,是一座奇特的建筑,最里边是一座无际禅师的墓塔,又造了一座石亭子把石塔包住,奇的是这座完全仿木构的石亭子极为逼真,唯有两扇门是真正木制的,然后在最外层又造了一座木构的祖师殿把石亭子包住,一重套一重。我从镇上找了辆三轮摩托拉我到这里,地方很偏僻,我叫摩托师傅在外边等我半小时。寺在山上,是个简朴的村庙,环境倒是不俗,祖师殿的门关着,只能隔着木栅栏看到中间层的石亭,我围着它转了转,也并不指望要进去。庙里只有一个老头和一个老阿婆,过了一会儿,那老头走出来坐到祖师殿门前的长凳上,看着我拍照,然后问我要不要进去,我当然求之不得。老头抓着一支细铁棍当拐杖,吃力地挪动脚步,我看他捏着钥匙颤颤巍巍地找锁眼,问他多大年纪了,他说92了,他就是这里的管理员。老头打开了第一重门,外层祖师殿和中间层石亭之间有一圈回廊,立着两通石碑,老头又坐下了,他叫我先看看那碑文,“仔细看看”。我转了两圈,然后礼节性地站在碑前假装看了看。老头又站起来,打来第二重石亭的门,我感到有点激动,推开这密闭的建筑上仅有的木质构件,无际禅师的石塔在黑暗中露出了真容。我先向祖师顶礼,老头在一旁敲响铜磬,嘴里还念着我听不懂的祝福的话。绕完了塔,我发现塔上没有字,问老头,他只是说石塔里边有无际禅师的真身。孤陋寡闻的我以前没听说过无际禅师,但是他的弟子楚山绍琦的名字倒是记得。我不敢耽搁太久,告诉老头我看完了,他在我身后缓缓地把门一层层关上,又在门外长凳上坐下来。已经过了半小时了,摩托师傅找了进来,我说再拍几张照片就走,他和管理员老头认识,两个老头就在长凳上一起坐下来聊天,我回头看时,就是一幅闲静乡间的风情画,岁月安然如斯。

(视频链接)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status/26425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