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家郎绍君:邱汉桥山水画含古接今自成一格

郎绍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员,河北大学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传统与现代如何链接是中国画发展的一大难题,唯求似与则陈旧,唯务新奇则不似,两者相加则貌合神离,衔接好需要传统的功底,现代的观念,语言的蜕变与创造,学识与才能的相辅相成,画家邱汉桥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突破了这一观点,实在不易,画家邱汉桥的山水洋溢着现代气质,又来自传统,含古接今,自成一格,恢宏而不小巧,境界沉静而生机郁勃……——郎绍君点评
邱汉桥山水画欣赏

2006年邱汉桥《金秋无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这是人民大会堂首次首次描绘北京风光的画作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三月寻故里》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晨曦》
画家邱汉桥简介
邱汉桥,字抱朴子,思想家、中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北势南气”中国绘画理论体系倡导者,“忘我忘象”哲学思想的理论者,中国绘画“十八字法”纲要倡导者,中国绘画五条准则与四项标准的倡导者,锤头皴和水润墨涨法的创造者。
邱汉桥25岁作品《秋泉》《霜月花》《三月扣林山》《乡梦》等入选辽宁省美术大展并入选文化部国外巡展和全军美展。30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同年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32岁作品《外面的世界》获法国尼斯国际双年大展最佳作品奖,33岁作品《三月寻故里》获中日艺术大展铜奖。36岁作品《世纪魂》获全国第八届艺术大展最高奖。40岁作品《丰碑》获香港全球华人艺术大展特别金奖。43岁作品《雨后斜阳》参加国际大展并荣获联合国和平金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发奖证书及颁发奖章。48岁作品《金秋无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这是人民大会堂首次收藏描绘北京风光的画作。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