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科幻(一)

漫谈科幻(一)
科学与宗教
关于科幻文学,实在是有太多内容可以细说。首先就从科学谈起。有人戏称: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玄学,这种想法虽然是调侃之言,但是也说明一个现象: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来看,古代社社会的人类简直会认为我们跟神仙一样。科技大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面貌,正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名言。当未来某个更高级别的文明造访地球之时,他们带来某些人类暂时无法理解的先进科技,某些人可能真会把它们当神一样供起来。
那么,我么在面对这种情况之下,要做的是,坚持无神论和可知论的观点。一是可知论,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在认识论的层面来看,必须坚持这种可知论的观点,宇宙未知的领域就是人类科技不断进军的场地。二是无神论的观点,宗教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复杂的精神领域的活动,但它也恰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时期的产物,当时的人们对种种现象无法做出解释时,就往往倾向于寻求宗教的精神安慰。而宗教的许多观点是对现实世界歪曲的反映。
那么,宗教就一无是处吗?显然也不是,宗教本质上是唯心主义观,而唯心主义是人类精神领域一朵盛开却不结果的花,唯心主义在某些时候某些领域对人类还是具有一定的精神指引作用,不能否认宗教信仰具有使人向善、规范社会行为的这部分的价值作用。所以才会有积极引导宗教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政策。
科学与科幻文学
其次是科幻文学,顾名思义,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艺术想象的属性。二者相结合在一起,便是科学幻想,同时落笔在文学作品当中。关于科学的成分,是说科幻文学取自于当代某些科学理论素材并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关于幻想的部分,就是对科技领域某些现象展开合理想象,通过艺术的加工,展现在文学作品当中(科幻小说居多)。
有很多人把科幻文学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理由是根据科技理论的所占比重,因为写科幻小说的作家不一定都具备相当的自然科学素养,有的作家是文科生,有的是理科生,相应的科幻创作就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软科幻可能更多侧重情感的抒发、细腻的心理、人物科幻等等,硬科幻可能更多呈现出一种科技美、宏大美,偏重于理论。两种体裁一刚一柔、一大一小、一武一文,但是也不排除软科幻也有相当精彩的科技设定,也不排除硬科幻也能相当细腻煽情。所以,只能说是软科幻和硬科幻是一种粗略划分。
想象力的极大解放
现在继续往后面漫谈科幻。关于科幻想象(科幻虚构/设定),个人认为科幻文学是最挑战想象力的,同时也是最能体现文学想象力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科幻文学是最具有想象力的一个文学类别。科幻文学中最宏大的一种想象就是能构建一个新的宇宙法则,而这种虚构性、想象性是以往文学难以企及的。
跳出三界之外,游于五行之中。走出自然社会,站在地球以外、银河系以外,乃至从整个宇宙或者多重宇宙的宏大视角来看,科幻的想象是无边无际的,甚至可以是对宇宙终极奥秘的探寻,而这是科幻文学是区别于以往文学类别的一个重要特征。科幻文学的想象是与自然科学的进步密不可分的,在各种文学类型中,科幻是最靠近自然学科的,可以说是一种交叉文学,正是由于认识论中的可知论观点,对未来的无尽想象才得以实现,而作为对自然科学领域的艺术放映方式,科幻文学无疑承担着重要使命。
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科幻文学可以是对人类未来的各种设想,也可以是构建其他宇宙文明(例如三体文明),还可以是对现有宇宙法则的创造性改造,甚至是对其他平行宇宙的跨越性想象(例如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在科幻文学的世界里,思考人类文明与其他外星文明的关系,探索宇宙社会文明/宇宙生存法则,乃至对整个宇宙终极奥秘的探究都给了作家极大的施展的空间。
在未来无限多种可能的情况中,科学幻想中的种种设定与思考都给人以极大的启发意义。但是究其本源,任何一种文学都离不开“人”这个永恒的话题,尽管科幻文学涉及种种外星文明(即地外文明),但它最终的出发点其实都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这种关怀是对人类未来生存、发展的深刻关切。科幻文学的本质其实也就是对现实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地某种艺术性的能动反映,科幻文学的价值、意义也就是从这里体现出来的。
宇宙社会学
在科幻文学写作实践过程中,科幻创作者们始终会思考这样一些本质性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往何处? 人类这个物种为什么最终能成为这颗蓝色星球的胜出者,生命又是从何处起源?人类又将走向何处?我想这似乎是哲学思考的范畴(因为哲学正是对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世界的思考)人们对这些本质问题的追问永不停歇。
当面临地外文明时,就牵涉到宇宙社会学。宇宙社会学首先是有无外星人的问题,也就是地外的智慧文明存在性问题,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他们为什么没被我们发现?假设外星文明存在的话,且假设多个平行宇宙成立,那么有多种可能:
(一)地球文明和地外文明在同一个平行宇宙中:
(1)高级外星文明,掌握更高水平科技;与地球文明关系可能情况如下
A对立关系,对地球有侵略企图;
B附属关系,地球文明可能是外星文明播种的结果;
C平等关系,互不干扰,和平共处;
D其他关系……
(2)低级外星文明,无法和地球文明建立联系,且尚未被我们发现。
(3)其他待定情况……
(补充:由于不确定其他文明的思维方式,所以很难直接判断地外文明的行为目的,甚至外星文明的形态与科技都有可能是我们难以理解的;
如果维度成立,那么还需要考虑生命形式在不同维度生存的可能,如三体中的维度生命;
同一宇宙中,对所有外星文明来说,逻辑学应该是通用的,那么根据正常逻辑,还是可以考虑以上情况的)
在此情况下,由于假设中设定,同一宇宙中,存在众多外星文明的可能性,不能否认的是文明的发展是第一要义,不同文明之间的发展程度会存在不一致性,有的文明更先进,有的文明可能还在原始时期,所以部分科幻作品还设定了一些文明等级划分,如下面这个:
(二)地球文明与外星文明不在同一个平行宇宙:
A外星文明科技尚未达到突破多重宇宙壁垒的水平,所以我们互相联系不到;
B也有可能宇宙壁垒是所有文明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所以文明之间无法建立联系;
C还有可能是其他平行宇宙是我们这个宇宙的投影,其他平行宇宙也存在一个相似的地球文明;
D其他待定情况…….
(在理想状态下,没有外来文明干扰的话,人类文明可以不断向外扩张,完成恒星级旅行,实现星球殖民,如阿西莫夫笔下的银河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