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怯懦、不知所措|如何正确面对自己内心的冲突

记得电影《教父》里有一句台词说:“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从相互冲突,到自我内心的冲突,再到一步一步剖析自我、不断的调整自身的状态,理解他人、也理解自己!或许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神经质”。
比如:理想化自己的形象,还在无限扩大的理想化形象里,如魔法般的屏障里画地为牢,禁锢自我,自我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这本书能够让你直面内心的冲突与痛苦迷茫,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在走向自我成熟的路途上,能够轻装上阵。
世界很美好也很繁杂,她有她的七彩斑斓,也有她的晦暗和不堪,得承认,这是一个坚硬的现实世界。当我们知道这个真相,仍然不放弃努力为自己争取一些选择,坚持去做一些事情,也许是我在没有选择之后能做出的最大选择。
解决了自我内心的冲突以后,你会发现,其实你不必告诉别人你生在多么优渥的家庭、你去过多少美丽的远方、读过多少名人著作、爱过几个优秀的人…………
因为在你的一言一行里、一颦一笑里早就渗透出了一种无形的能量和气场,而最打动人的一定是鲜活力和感染力!

爱是什么?
喜欢麦克马雷说的:“一段关系,代表着一种目的。我们在这段关系中彼此联系在了一起,这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因为人类天生就有与他人分享经历的愿望。我们向对方敞开心灵,相互理解和包容,在合二为一的生活中分享彼此的快乐,满足彼此的心愿。”

书摘:
1、自大情绪的最确定的标志是在自责(以及随之而来的道歉认错)与内心的恼怒(不满别人的批评或冷落)之间出现明显的矛盾。
2、 事实上,整个责任问题根本引不起患者任何兴趣。他只看到或朦胧感觉到这个问题的消极方面。他没有看见,并且只是在以后才逐渐懂得的是:由于自己拒不理睬这一问题,他挫败了自己渴求独立的热烈愿望。他以为拒不承担任何义务就可以确保独立,而实际上一个人承担责任才是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3、 在临床分析中,最有力的治疗就是让病人知道后果,道理是:它使病人从心里感到,只有改变内心里的某些东西,才能够获得自由。
4、神经症患者指望外在的改变能产生一个更好的世界,但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和自己的神经症原封不动地随着外在因素而进入每一个新的场合。
5、或许,索伦克尔凯郭尔已作了最深刻的回答。在《疾患致死》一书中,他说所有的失望根本上都是未能成为我们自己而感到的失望。各个时代的哲学家都强调了成为我们自己的核心意义,强调指出了由于人感到有障碍阻止他接近成为他自己这一目标而产生的颓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