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我该如何去拥抱你
很久以前,我是个天然的乐观主义者,在经历社会的敲打、人生的起伏之后,我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如果有可能,我想把自己的过去一笔抹去,希望那里一片空白,重新开始。
曾经,我对游戏十分痴迷,除了工作,其它时间基本都在打游戏。游戏是我逃离生活的手段,在那里建立了一片真空,那是一个完全不用考虑现实生活的地方,我躲在哪个安全岛里,尽情的享受快乐。当我年纪稍长,明白事理之后,认为不应该荒废人生,于是痛改前非,开始读书和看文艺电影,我以为我自己一直在努力,在进步,但是回过头来看,人生变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我一有闲暇时间,就拿起书本读小说,或者打开电视看文艺电影史,我意识到,书和电影也是充当了一个安全岛。
已过而立之年的我,自知在工作上没有什么前途。把人生意义寄托在工作上的期望就破灭了,于是转而想把意义寄托在家庭上。这种转移让我产生怀疑。我见过生活中太多实例,工作不能满足自我实现的价值,于是就急于结婚生子,用固定的生活方式来捆绑人生,拥有了安全感之余,还可以解决生命的意义问题。可是工作和家庭是用来承载人生意义的吗?
如果对工作的意义不认可,组建家庭不是因为真心相爱,那么工作和家庭永远停留在生存层面。工作是为了物质保障,家庭是为了情感归属。
我的一生都处在犹豫不决中。
内心知道那条路是对的,但总是走在另一条道路上。我不是根据内心的声音选择,而是根据难易选择,无一例外,总是选择那条轻松的路。后来才发现,轻松的那条路,只是看起来轻松。因为不是自己喜欢的,情愿地,所以它是消耗自我的,让我倍感疲惫。于是陷入一种困境,想走出来,却又舍不得惯性带来的安逸,没有勇气跨出那第一步,只好在既有的生活里沉沦。
犹豫不决还真的是很浪费人生啊。
罗素先生在5岁时,忽然感慨,我这不幸的人生才度过了十四分之一。几乎就要自杀,后来他接触到数学,发现世上还有如此美好的事物,就决定继续活下去。
而立之年的我,也有同样感慨:我这不幸的人生已经度过三分之一。不同的是,罗素找到了数学,他的不幸就结束了,据我所知,他一生过得非常幸福快乐。我却还没有找到那个可以逆转我人生的东西,所以我的余生还是一个未知数。
我的生活太过容易。剩下了很多精力。但不知道拿它做点什么。生活就变得漫长无聊,苦闷乏味,令人不堪忍受。太过关注自我,一点不关心社会的现实。我就去捐款,援助贫困学生。过后发现,给钱是最简单的善意。但我无力去做其它。这无力的感觉把我拖向人生的深渊。
冯小刚导演在拍摄《我不是潘金莲》时,坚持要用圆形屏幕。投资方、制片人都劝他按常规来,他不听,说道:我忍辱负重,积累了这么多,到现在,不用再看别人脸色做事,你不同意,我用自己的钱拍。后来影片拿了最佳女主角。这就是霸气,这样活才痛快。
我出差上夜班时,坐在铁路的钢轨上,望着天上的月亮,和它周边的星星,万籁俱寂,星星和月亮的光辉洒在树叶上,我就那样望着星空,感到自己的生命在一点一点暗淡下去,我知道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但它的光亮却照不到我身上。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在谈及写作天赋时说,你只有去写,写上十几年,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天赋。只有在熟练技法、结构这些基础之后,才能去展示你的才华。他为了写作,花了十多年时间去通读数学、科学方面的知识,又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从生活中观察、思考,收集素材。而后在五十多岁时,才终于动笔。在他那里,文学不是获取名利的手段,不是展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文学是最终目的,为了这个目的,他甘愿奉献一生。
我写过很多垃圾般的文字,有时不小心回头看到,总是羞愧万分。我坚信量变能达到质变,一直在勤奋地练习,直到有一天,发现其实自己是不断地在重复而已。所写之文章,从未达到文学标准。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从来没有开始写作过。
爱情里最高贵的品质是诚实。爱一个人就是爱一个人,不因物质条件,身份差异等等外界因素,而有所妥协和迟疑,毫不犹豫的拥抱彼此。不爱一个人就不是不爱一个人,不因为对方对你好,安全感,习惯等因素而委屈求全。爱是最纯粹的感情,没有半点杂质。因考量,计较,担忧,等做出的选择,都是违心的选择,不会有好结果。
唯有不自欺,才不会被人欺骗。
人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吃饭、喝酒、性交、听歌、看电影、聊天、打游戏、打篮球。总体来说,无非两种,一种是感官的快乐,满足眼、耳、口、鼻等器官的需求,一种是精神的快乐,获得虚荣心、安全感、意义感等心灵的慰藉。但无论那种快乐,都极其短暂,而且虚无缥缈,转瞬即逝、不可捉摸。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带给你的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少,因为重复的太多了,小孩子的快乐无穷无尽,而老人则只剩看淡的心态。幻觉乃快乐之首。他带给你的快乐,不在其真实,不在其能否发生,而是给你以期望,不管这期望最后有没有实现,做梦时都是快乐的。
想得而不可得,产生欲望,去追求,欲望得到满足,欲望即刻消失。然后有有新的欲望,人生就是在这样的思维游戏中不断的重复。有什么东西是实实在在的呢,极少极少,就好像你活了五十年,最后记忆力留存也只是一些碎片。那么其它漫长的时光去那里呢?
人生的本质是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