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拉高仿鞋产业是如何形成的?老司机来为大家科普!
有句话一直在莆田流传着:让全世界都穿得起名牌!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的耐克鞋中每10双中便有1双来自莆田。莆田市从业人员有20多万,年产上亿双鞋子。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莆田开始做仿鞋,最初是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鞋代工。渐渐的制鞋业成为莆田的重要产业。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莆田高仿鞋,在这里有低廉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为高仿鞋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莆田高仿鞋产业的发展史很有特色。刚开始的时候也有专门的研究,比如:买样板回来进行仿制。从五六分像到七八分像同样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于仿到七八分像的时候,产品就开始销售到国外。莆田最早的销售地是国外市场,他们通常称为“外贸鞋”,而销售渠道则是通过谷歌,其实就是打广告。他们做网站优化是一流的,做出来的网站可以以假乱真,分布清楚是不是官方网站。因为莆田鞋厂一直是给国际品牌做代工,技术是很先进的,仿鞋做得很真。顶多胶用的工业胶水,会有点味道,其实凉个几天味道就没了,而正品则用的环保胶水,这种胶水粘合度不如前者,然后就是少一道打磨工序,但外行根本看不出来。 一位来自台湾的老板,在莆田鞋行混了20多年。自称见证了莆田成长的全过程,从开始的代工到现在的“假鞋之都”。上世纪70年代,鞋类制造就成了莆田的支柱产业。到80年代,台湾厂商把莆田作为登陆点在这里扎根,系统化生产正式在这里起步,莆田人开始为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鞋业巨头代工。 到如今,莆田的鞋企已经有几千家,每年生产的运动鞋有几亿双,每年产值更是高达600多亿元。在莆田,年产值达到2000万的工厂才算“稍有规模”,直接和间接从事鞋业的人数有30多万,占据整座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可以说是鞋业的发展养活了莆田。
莆田鞋养肥了当地人,而这些人又养肥了安福电商城和它周边的整片区域。安福的房租越来越贵,想在这里租房的人必须在房产中介加价排队。安福南边的马路边上,有莆田密度最大的一条小吃街,鱿鱼摊的老板一天就能挣400多块钱,脚上穿的鞋都是一双“椰子350V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