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身边上——自问自答》(杨绛)
一位九十六高龄老人,就想图个明白,自问自答探讨了一些人与贵、灵与肉、命与天命、苦与炼、人的价值和人类文明的命题。
这位老先生,探讨问题的方式不是说教,而是聊天,就是讲故事。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会讲故事是智慧流传的方式。
人的一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但未必能够积累阅历,毕竟思考和沉淀是一种经过锻炼的技能。
人与鬼,哪一种比较可怕?子曰,敬鬼神而远之。故,不可不信也不可枉信。若终有鬼神,那么,人比鬼可怕,做人正直则不怕鬼,而人心难测、小人难防。人类科技不断进步,但仍有未知领域未解之谜,常怀敬畏之心,便是长久之计。
灵与肉,谁做主?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在矛盾中求发展。肉体是基础,灵性是主宰。毕竟,人是万物之灵,单纯每个人类个体,都因为有灵性良心而区别于禽兽。
命与天命,人在什么位置?从生物构成要素看,人就是碳基生物,人生而有界,时间就是肉体迈不过的坎儿。很多文化认为,人生有命,命由天定。那么,人处在什么位置?人能做主麽?其实,可以相信命运,但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不是可取的态度。尽管很多事受环境使然,不由自主,但关键时刻,做决定的还是自己,行为是决定的反映。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苦与炼,在苦中锻炼的是肉体还是灵魂?人生实苦,不是简单的物质苦。叔本华说人生如钟摆,在得到后的失落与得不到的痛苦之间摇摆不定。佛教说人生有三苦,贪嗔痴。既然人生实在苦,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在修身之道,在受锻炼的灵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有趣的灵魂”就是经过锻炼的灵魂,不是超脱出世而是融入大千世界,活出精彩的过程。
杨绛先生说,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人活一世,不是为了追名逐利,是为了更有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锻炼灵魂,在悲喜之间找到平静(想到弘一法师临终遗言“悲欣交集),对于自己的信念,必然靠而弥坚,更能够承受世间一切包括痛苦,不虚度光阴。
-
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03 18: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