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富士康的那些日子
最近关于富士康的新闻层出不穷,我也聊聊我在富士康的那些日子,以下仅代表个人经历和观点!
03年Sars的时候,我刚毕业来到深圳,在人才大市场看到富士康一排的招聘摊位。眼前为之一亮的是,“进出口贸易工程师 优秀应届毕业生亦可”, 自我认为不算人渣,递了简历被通知去龙华面试,被那位课长问了“你家有几口人啊?你兄弟姊妹几个啊?”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进了富士康。
因为Sars期间,现在黄田富士康隔离了三天,然后到龙华厂区某事业群的物流部门上班。天天早上7:30开早会,早会其实就是批斗大会,挨个被上面鸟。可能因为我们是刚毕业,我们台湾经理还算“宽容”,但是出了问题就骂课长主管,然后我们再被主管鸟一顿,整个早会就像追悼会,气氛凝重!
3个月转正后就是师2级别,和带我的师傅同一级别,虽然他在富士康已经4年了,就因为他是专科,我是本科!带我的师傅30多岁了,危机感特强,不肯教我,也不给我太多事情做,怕有天我学会了就把他给顶了!呆在办公室感觉压抑,又没有事情做,有机会就跑出去,有时候经常会去厂区内的华润超市门口喝点饮料,看会报纸,下午回B2宿舍午休一下,睡醒了,去楼下游泳池漂移,晚上去办公室加班(其实就是坐在电脑前装样子),出于良心考虑,就没有报晚上的加班,只报周六的加班。我同宿舍的一哥们更厉害,他上晚班,但是晚上总能见到他在宿舍睡觉,天亮了他去加班去了,有一个月他的加班费有3000多!
日子就这么悠闲的过去,富士康分工太细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幸好我觉醒的比较早,04年初利用年假期间去找了另外一份工作,然后回到富士康辞职,我们经理早有警觉,以转户口和派我做设备移转来挽留,但是我决绝的要走,但是当天离职手续没有办妥。我想算了,半个月的工资不要了,第二天就没有再来了,厂牌也没有退,如果我回家仔细找找,说不定还能够找到。
让我感动的是,到了15号发工资的时候我去查查深发展的卡,结果工资照发了,第二个月的15号还有收到,第三个月亦然,欣喜若狂,因为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如果还有奖金发给我那就是奇迹了,果然奇迹只能够存在于幻想中,它并没有发生。因为奖金是要经理批示的,我可以想象的到我们部门行政拿着我的名字给经理批奖金的时候经理那扭曲的脸!
不管怎样,我还是感激富士康的,起码在我刚毕业的时候让我顺利度过了最难熬的阶段。这么多年了,我依然难以忘记在公交车上去面试,经过瓦窑排和广场中间的那片绿地,有几棵树围成一个圈,那片景色让我心里很温暖,当时我想,我应该就在这里工作了。
**爆料:当时我们部门80多人,竟然内部解决了10对,我们经理带头,虽然他在台湾有老婆,真是上梁不正,不过下梁还算好,除了一对没有成,其他都结婚生子了!**
03年Sars的时候,我刚毕业来到深圳,在人才大市场看到富士康一排的招聘摊位。眼前为之一亮的是,“进出口贸易工程师 优秀应届毕业生亦可”, 自我认为不算人渣,递了简历被通知去龙华面试,被那位课长问了“你家有几口人啊?你兄弟姊妹几个啊?”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进了富士康。
因为Sars期间,现在黄田富士康隔离了三天,然后到龙华厂区某事业群的物流部门上班。天天早上7:30开早会,早会其实就是批斗大会,挨个被上面鸟。可能因为我们是刚毕业,我们台湾经理还算“宽容”,但是出了问题就骂课长主管,然后我们再被主管鸟一顿,整个早会就像追悼会,气氛凝重!
3个月转正后就是师2级别,和带我的师傅同一级别,虽然他在富士康已经4年了,就因为他是专科,我是本科!带我的师傅30多岁了,危机感特强,不肯教我,也不给我太多事情做,怕有天我学会了就把他给顶了!呆在办公室感觉压抑,又没有事情做,有机会就跑出去,有时候经常会去厂区内的华润超市门口喝点饮料,看会报纸,下午回B2宿舍午休一下,睡醒了,去楼下游泳池漂移,晚上去办公室加班(其实就是坐在电脑前装样子),出于良心考虑,就没有报晚上的加班,只报周六的加班。我同宿舍的一哥们更厉害,他上晚班,但是晚上总能见到他在宿舍睡觉,天亮了他去加班去了,有一个月他的加班费有3000多!
日子就这么悠闲的过去,富士康分工太细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幸好我觉醒的比较早,04年初利用年假期间去找了另外一份工作,然后回到富士康辞职,我们经理早有警觉,以转户口和派我做设备移转来挽留,但是我决绝的要走,但是当天离职手续没有办妥。我想算了,半个月的工资不要了,第二天就没有再来了,厂牌也没有退,如果我回家仔细找找,说不定还能够找到。
让我感动的是,到了15号发工资的时候我去查查深发展的卡,结果工资照发了,第二个月的15号还有收到,第三个月亦然,欣喜若狂,因为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如果还有奖金发给我那就是奇迹了,果然奇迹只能够存在于幻想中,它并没有发生。因为奖金是要经理批示的,我可以想象的到我们部门行政拿着我的名字给经理批奖金的时候经理那扭曲的脸!
不管怎样,我还是感激富士康的,起码在我刚毕业的时候让我顺利度过了最难熬的阶段。这么多年了,我依然难以忘记在公交车上去面试,经过瓦窑排和广场中间的那片绿地,有几棵树围成一个圈,那片景色让我心里很温暖,当时我想,我应该就在这里工作了。
**爆料:当时我们部门80多人,竟然内部解决了10对,我们经理带头,虽然他在台湾有老婆,真是上梁不正,不过下梁还算好,除了一对没有成,其他都结婚生子了!**
-
木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5-28 18: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