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最古老的电视|梦境


我们处于同一片天空下,当我们抬头望月,望见的也是同一轮明月。月亮是宇宙赐予地球的礼物,也是夜空中的纯洁象征。望月发呆,向月寄情,月亮阴晴、不绝,正如我的心,缠绵、持久。 虽然中秋已过,但9月20日(周五)晚,大梦君还要邀你共赴一场久违的“月亮之约”。

❶
月亮是最古老的电视
🌔



白南准是一位美籍韩裔的艺术家,他最擅长的是以电视为创作媒介,来展现饱含禅意,引人深思的艺术作品。 他曾把创作目标对准“月亮”,还说“月亮是最早的电视”。这让人会心一笑,又让人觉得心头一酸——当电视还没有踪影的时候,地球上的大多数人都愿意抬头仰望夜空,而电视的出现后,却剥夺了月亮的地位。
· · ·
❷
我要月亮奔我而来
🌓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这是一个极具历史性的时刻,而今整好50年。不久前,西班牙的一位艺术家SpY以此为契机,为马德里带来了新惊喜。

他的新作品的构思简单直接:将一个上弦月复制品装置悬挂在即将完工的马德里北部综合体第五塔楼的起重机上,并在夜晚点亮它,来庆祝这一令人难忘的时刻。
· · ·
❸
影徒随我身
🌒


俄罗斯前卫艺术家Leonid Tishkov,使用LED发光材料制作了一个可携带的弦月照明装置,它在夜晚发出温柔的光,神秘、浪漫、美好。

从2003年至今,Leonid Tishkov和他的便携式“月亮”,已经一起去过了地球的许多地方,俄罗斯,美国,中国,日本,新西兰,乌克兰,甚至北极……

他也说:“月亮,是一个充满浪漫感觉的天体,而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宗教信仰的人仰望星辰,感受着这颗月亮的美,产生相似的感概。月亮启发着我们的智慧。”
· · ·
❹
流浪月球
🌑

你知道吗?月球早已“流浪”至地球。
英国艺术家Luke Jerram利用NASA航拍月球陆地的真实景观,制作了一个直径约7米的巨大月球模型,此举也让月球成功“流浪”到了地球上。这个巨型月亮艺术装置已经在法国、荷兰、英国、爱尔兰及比利时等地巡回展览。



有月之时,便是良辰好景。
· · ·
❺
致月亮——
🌘

有人要月亮奔他而来,自然就有人愿意远赴太空向月球致意。

1971年7月,一座8.5厘米高的铝制雕塑《陨落的航天员》被“阿波罗”15号航天员斯科特和詹姆斯·艾尔文放在了月球上,旁边还有一块刻着14名在航天飞行或训练过程中牺牲的美国和苏联航天员名字的纪念牌。
· · ·
❻
“月亮之诗”
🌗


阿根廷艺术家Leandro Katz曾用每一次月亏月盈代替每一个字母,制作了一张“月球字母表”,并在打字机上敲下了一首也许只有自己才能读懂的“月亮之诗”。


嘿,你听,月亮在说话呀。
· · ·
❼
The Starry Night!
🌖

《星月夜》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

夜晚的天空高又远,星星回旋于夜空,金黄的满月形成巨大的漩涡,星云的短线条纠结、盘旋,仿佛让人们看见时光的流逝。暗绿褐色的柏树像巨大的火焰,是星夜狂欢的响应者。天空下,安睡的村庄那么宁静、安详。淡蓝的色调,动感的线条,给人自由的时空感。
· · ·
❽
登月,预备!
🌕

如果一定要在茫茫天体中选择一颗闪亮的星,那月球应该是祖师奶奶级别的。早在遥远的古代,人类文明刚萌芽的时候,月亮就吸引了人类的注意力,成功地登上了各国神话传说榜单的头版头条。这颗寒冷、满是岩石、没有生命的小卫星,如何成为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浪漫而神秘的母题呢?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9月20日(本周五)晚,大梦悦读沙龙第七场——登月,预备!福建省天文学会推广部部长,福建省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协会会长北斗,将与你一起探索书与夜空中月亮的秘密。





部分图文整理自象外、BeArt本艺、gooood谷德设计等平台
—


-
Embl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26 20: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