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看公司?看条款?
今天打算分享一些关于保险公司的知识,如果你有保险需求,并尝试着自己去了解一些保险产品,你会发现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几家保险公司,原来市场上还有那么多家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保险公司,如何正确去看待我国体制下的保险公司呢?
其实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保险公司到底是不是足够安全
截止到今天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保险公司有快200家,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保险公司均接受《保险法》约束及银保监会监管,这其中的行业机制完全涵盖了保险公司从成立到资金管理,到偿付能力甚至于破产倒闭后的赔付问题,我们来一起看下中国保险公司的十大安全机制:

所以在我们国家购买保险是严格受法律保护的,保险公司不得解散,真到经营不下去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也会指定接管保险公司,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今年安邦保险公司重组,更名为大家保险公司,实力更为雄厚,原有的保险合同效力不受影响。
参考:
《保险法》第八十九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第九十二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了解了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大多数人其实更担心的是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
可以看下今年上半年公布的部分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

在获赔率上,超97%的消费者可以获得理赔,所以没有必要迷恋“大公司”,也无须纠结于“小公司”,更何况某些所谓的小公司可能只是没有听说过,没有花大量的成本在宣传广告上,它的背景和历史也是十分悠远的,但这都不是我们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买保险买的是条款,是真正落实在合同里的保险责任,先看条款,再看公司。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家保险公司保费差别相差很大
可以来简单了解一下保费的构成,笼统地来说,保费是由纯保费+附加保费构成的。
纯保费是各个保险公司的精算师根据大数据,死亡率,疾病率,发生率等信息,在产品设定的时候,就提前预留好的各种风险的“风险费用”。而附加保费则要考虑公司的运营成本,广告费,以及利润等,这些都是造成保费差异的原因。
介于以上种种,希望你对保险公司有更好的认识,同时在选购产品时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