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有感
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故事总体是伤感的。本书的前四分之一介绍自己出生在一个阿富汗富裕家庭中,自己与仆人阿里的儿子童年的事情,自己觉得有些平淡,直到哈桑被阿塞夫伤害后,我渐渐对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作者赢得风筝大赛冠军之后,哈桑为他追风筝时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深深感动,可是当哈桑受到阿塞夫的伤害后,作者假装看不见,因为胆怯而留下哈桑一个人,我深感痛心。作者也是围绕哈桑这条主线展开叙述。 哈桑,一个哈扎拉女人的孩子,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竟然是自己敬重的老爷,那个与他生活在一起的阿里——患有不孕症,他并不是自己的父亲。他一生忠诚于阿米尔家庭,即使阿米尔使用手段将他驱逐出自己的家庭,他仍忠诚于阿米尔家庭,直到最后因守护阿米尔家的房子而被塔利班杀死。终其一生,其忠诚深感我心。可悲的是致死也不知道自己是阿米尔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自己的儿子是阿米尔的亲侄子。 阿米尔,因为做了很多对不起哈桑的事情,而深深自责的人,因阿富汗战乱,跟随爸爸逃到美国与将军之女索拉雅结婚,后生活富裕之后,拉辛汗的电话将其召回巴基斯坦,从拉辛汗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爸爸以及更多自己的事情。为了弥补对哈桑的愧疚,他踏上寻找哈桑之子索拉博之路。在寻找索拉博的路上,自己也慢慢变成了自己父亲希望的那样——真正的男人。本书故事从此进入高潮,精彩不断。 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人,比如阿米尔父亲对尊严的看重,即使自己再累也不想被美国人看不起,靠自己双手养着自己的儿子,最终因得病而死。 追风筝的人,一开始是哈桑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在哈桑看来或许此刻的风筝是对阿米尔的忠诚,对阿米尔深深的友情。而故事的最后作者为了哈桑的儿子追风筝千千万万遍。在他看来风筝是自己对哈桑的愧疚,对索拉博的弥补。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