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理论思潮——笔记(二十一)
格里尔逊和英国纪录电影学派 格里尔逊是英国社会性题材纪录电影最重要的实践者,他在整个纪录片运动中具有精神激发和积极引导的作用。格里尔逊主张一种“解决问题式”的纪录片方法,反对弗拉哈迪对现实问题的回避,同时也反对苏俄电影对于“革命”的狂热描绘,他指导拍摄的影片往往是针对全国性的议题,具有简单明了的主题,但是又不失浪漫的诗意。突出了纪录片的强大说服力和观赏性。代表作有:《漂网捕鱼》。 格里尔逊为纪录片建立的基本原则:(原生性) (1)纪录片取材于真实事件、人物和环境的非虚构故事 (2)普通人在真实的背景中演出他们的生活 (3)捕捉原发性自然动作和生动的语言变化 英国的纪录片学派: 虽然英国的纪录片学派在制作和理念上有一定的分歧,但是他们认同纪录片的两个基本原则:(理论方面的建树) 第一,纪录片是对现实具有“创意”的处理 第二,纪录片应该直接作为宣传的媒介
英国纪录片学派制作方面的建树: 第一,创立了一套“拍摄、管理、放映”的良性制作机制,为纪录片的生产提供了质量保障 第二,英国纪录片学派从政府机构和各大企业找到了资金投入 从某一个方面来讲,英国的纪录片学派是弗拉哈迪传统和维尔托夫传统相互妥协的产物。格里尔逊认为,弗拉哈迪的影片中包涵现实生活的诗意,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是弗拉哈迪没有回答现实中的问题,甚至有些粉饰社会的不公正。格里尔逊认为,电影首先应该起到“公众效用”,其次才是“艺术性”。而苏俄电影所透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格里尔逊大为赞赏,这一点恰好符合了他电影“铸造现实、赋予社会价值和意义的观点”。但是苏俄电影中对于“革命”狂热的成见,使得格里尔逊与苏俄电影渐行渐远。 格里尔逊的纪录片理念倾向于“实用、有效和理性”。强调预制计划,特别是剧本写作,他表示剧本是纪录片创作背后的主要力量。 亨弗莱·詹宁斯 亨弗莱·詹宁斯是英国纪录片学派中最杰出的导演,他的爱好兴趣广泛,对于超现实主义颇有研究,并且他还将自己对于超现实主义的理解,融入到电影创作之中。亨弗莱詹宁斯的影片侧重于聚焦大众化的题材,通过选取、组合产生对英国人日常生活的研究。二战期间,他的作品极大的鼓舞了英国人对抗法西斯的斗志。代表作有:《勇敢的伦敦》、《聆听英国》等。 《聆听英国》是詹宁斯最杰出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詹宁斯用20分钟的短片展现了一个在战火中的国家的24小时。整部影片中充斥着空袭的影像和声音。同时,该影片出彩的地方还在于它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在一系列的空袭轰炸下,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拿着钢盔穿过瓦砾,旧伯里变成了急救中心,呼啸的坦克穿过英国乡村的木制课厅。 《消防队员》是詹宁斯的第一部叙事电影,影片表现了战争空袭时期消防预备队24小时的生活,在这部电影中,詹宁斯启用了真正的消防队员,甚至不用对话剧本,完全现场发挥,与其他纪录片不同的是,詹宁斯淡化了政治宣传意味,而弘扬个人精神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