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整理让工作效率飞起来

苏木团队的小米,是出了名的“黑手”(此米非彼米哦),什么东西到她那儿不出几天就坏了。这孩子生活上一团糟,工作上也没有头绪,一件简单的事情她会搞出各种各样的状况。不过,当她在放松状态时,却是团队里最有创造力的。
苏木观察她一段时间,发现小米对物品很少观照。用的随心所欲,不用了丢的也随心所欲。而身边人的责备让她在这方面很没有自信,紧张起来,什么灵感都没有,更别提创造力了。
这件事让苏木想到从前看到的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背乘法口诀,本来是知道的,在妈妈的强硬逼迫下啥啥都记不住了,嚎啕大哭“永远都记不住这三五,这三五太难啦”,工作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上级催促下能力就断片了。

所以,能力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有能量,而能量又来源于信心,在于每日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好,信心足,能量就高,信心发挥一分,能力就被发挥一分;情绪状态不好,信心就亏欠,低的能量体,即使有百分之百的能力,也不会发挥出百分之百的状态。想到这里,她决定把每次团队的培训从提升能力转到提高能量上。
提升能量是灌鸡汤还是学什么能量管理课程,苏木结合从前的培训效果,划掉了这两项,大家很习惯这样的模式化,参加的时候还想着压在桌上的工作,学习也多半是走走过场,要另辟蹊径才行。
小米的不自信来自于大家对她日常混乱状态的指责,苏木能感受到她是迫切希望转变的,只是没有办法突破。而这种混乱的状态,其他的同事也或多或少会有。
外在的混乱是内心思绪混乱的外显。
她想从日常的小事入手,通过外在环境的理顺,达到对内心思绪的梳理。

想到这,她制定了一个培训计划,把自己平日的“简素”生活理念带到工作中。每周办公室打扫一次,不仅仅是打扫灰尘,而是带着觉知力,把对物品的观照与对自己内在的观照连接起来,通过物品的清除、整理让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舒适和通透,整理过程中的专注让自己放下妄念纷飞的思绪,体验内心能量的涌现和流动,从而达到一种内在的平静和欢喜。带着这样的情绪再进入工作,相信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惊艳!
苏木这个计划和小伙伴们一提,大家都觉得好笑,整理、打扫太简单了吧,物品和自己会有什么关联。苏木知道大家会有这个疑问,她继续说“每个物品都是有生命的,它们也有感知”,这个想法大家又跌破了三观!
她给大家看了汤姆·沙迪亚克拍的纪录片《I am》里面的一个科学实验,酸奶接通正负极连接电流表,人在旁边坐下完全没有接触酸奶的情况下,因为他想到的事情情绪的波动而指针摆动的幅度不同,也就是说,酸奶可以感知到人的情感。而很多古老的文化也都认为每样东西都是活的。

《楞严经》上讲【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自性的本能,它所变现的一切万事万物,因心成体,都不会失去心的特性——灵知。
心有三种,肉团心,这是心脏;缘虑心,就是能够思维想象的,但这还不是真心,这就做“识”,唯识所变,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在佛法里称之为“妄心”;还有一个就是灵明觉知的心,灵知,就是自性本自具有的般若智慧,这也是人本自具足的佛性,而一切万物也都有。
我们平时认为它只是一件做什么的物品、它有什么作用,都有“我”的意识在里头,不觉得它有感情、有生命。
简素归零整理的过程是放下“我”的想法念头,和物品连接,我们才清楚地知道我们到底对它造成了多少伤害,它们又对我们做了哪些报复,我们才会真正意识到生活中错误的根源在哪里。
从问题生发的地方入手,清理淤堵在身体里的能量,这是一种重整能量的、新的清洁的方式。

看到大家还有些怀疑的小眼神,她叹了口气,接着说“这样的怀疑真是误事。很多时候,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无法带着一颗百分之百信任的心专注的投入,用95%的时间在质疑和批判,最后失败的结果才是理所当然。
工作中,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的态度。我们相信自己的经验、模式、旧有的记忆,对超出之外的事情抗拒、怀疑、批判,这些心智中发展出的思想会限制你灵感的迸发。”
“为什么乔大爷在做重大决定前会去禅修一段,把烦扰放下,让心空下来,灵感才会跳出来。试着带着一颗探索的心,去打开这扇未知的大门,看看你会收获些什么,收获的多少和你对这个方式信任的程度有关,信得越多,它展现给你的会越多。”
虽然苏木说的大家不太懂,因为对她的信任,觉得她验证过的不会错,而且这个方法总比那些枯燥的培训好玩,便开始了简素归零的实践。其他部门的人看到她们勤于劳动,还在开玩笑,CRM变成后勤部了。渐渐的,小伙伴们从最开始的有组织、有计划,变成了自主自发。她们乐此不疲的跟“物品”对话,寻找着灵感,怎么做到的?其他人不得而知,只是这样舒适的工作环境有些让人羡慕,最重要的是,繁重的工作量下竟然不用加班就搞定。
简素归零物品整理是“带着内心的杂乱到杂乱的世界,通过外在环境的改变来清除内心杂乱”的过程。当带着觉知力再去做整理时,你会惊讶于内在世界与物品的奇妙连接和能量的互动。
作者 | 苏木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简素管家 | jiansuguanj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