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ost Lover
翻开去年的朋友圈,上一个中秋节,曾那么孤独过——一个人在医院住院过节。。
不知觉间,已在现公司一年了;
不知觉间,已距西安行一年了;
不知觉间,已重拾自我一年了。
近来,做了几道在上海那时喜欢的菜色——肉沫粉丝,红烧肉,上海青。样似味不同,尝试了几次,还是缺少那一份正宗。庆幸的是下个月要去上海一趟,可以再次试试吃了三年的菜色。可有些事情过去了,再也回不到原点,也没法再次体验。
写个故事吧。
冬天的夜晚,女孩子生理期,突然想喝一点点;可外面正下着雪,时间也已经快23点了,不想动,便发了一句“想喝一点点,可下雪好无奈”给了男孩。
正常套路出牌的男孩都会回“生理期,喝奶茶不好”之类敷衍过去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
似乎这是一个“惊喜”套路,男孩拿着一件外套就出了门,顶着风雪走了两条街才到最近的一点点奶茶店,买了女孩平时喜欢的那款奶茶,拍了照发给女孩,并回了句“等我,热的。”
女孩回了个爱心。
打车到女孩家楼下的时间已经快零点了,手脚冻得冰凉,但心里异常满足,哆嗦着掏出手机告诉她到了。
女孩子下楼接过奶茶,说了句“谢谢!",并拥抱下男孩。
没有过多的动作。
沉默了一会,男孩识趣地说:“叔叔阿姨睡了吧,你也早点休息哈,我先回了。”
男孩还没走出小区,女孩早已回到家躺在床上喝奶茶继续煲剧。
没有意想的那样结局,女孩留下男孩过夜,然后清晨趁父母未醒送走男孩,女孩也没注意到男孩冻得通红的手。过了一年,女孩依然还是没跟其父母,甚至闺蜜公布男孩的存在。
那一晚,男孩就像关公千里走单骑,充满热情壮志,脑补了很多女孩见到他时的场景,或是感动得拥抱了许久,心疼男孩大雪天还在街上为她找奶茶,或是永远会把那一晚发生的事铭记于心。然而在女孩看来,那只是一杯奶茶罢了,承载不住男孩倾注上去的感情,内心惊不起一丝涟漪。
后来,再正常不过的分手。再后来,女孩遇到了她喜欢的人,奔婚的对象。男孩仍特别不解,他做了这么多,倾其所有,一点都打动不了对方,半夜的时间点,满是期待,冻得发抖,得到的是不被承认的感情。这一切难道只是感动了自己么?
用现在通俗的网络语言“舔狗”来形容痴情男孩似乎有点过。大部人做了“只感动自己”的事时总是浑然不知的。
一年后,男孩回家过年参加中学同学聚会,好奇女孩X没来参加便问了X上学那时的同桌Y。
Y:“X在家坐月子,不方便来。嘿嘿!她以前可对你很痴情的哦。”
男孩:“什么?没印象,一直很害羞的模样。”
Y:“真没良心,庆幸没跟你在一起。记得她送过你一套书么?当时在我们宿舍可轰动四方,当时大伙都准备看大戏。没想到一场空。学生时代比较穷大家基本都是买盗版书,那傻姑娘省吃俭用,吃一个月晚餐方便面加面包,硬是省下一笔钱买本正版书送你。”
男孩:“额,《基督山伯爵》,看完送人了。”
Y:“吖!真的是没良心。她可是翻了你整个QQ空间。”
男孩:“学生时代没那个想法,没想多。”
Y:“蠢就蠢吧,还借口多多。”
男孩:“嗯,大佬教训的是。”
Y:“X闷闷不乐了好长时间,现在看到她幸福的模样真的很开心。”
男孩似乎懂得女孩的离开了。
后来,男孩找回那套X送的《基督山伯爵》,拍照上传附一句"人生就是这样易于变幻,当快乐来到我们前面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地抓住它。可我不曾抓住过它。”
不是所有等待和付出都能如愿以偿。过分依赖,失败的是自己。
如下雨天,打着雷,又没带伞,前方左侧是奢华的宫殿,右侧是简陋的竹亭。即然有得选择,普遍会选择宫殿。宫殿里的人即使雨停,大部分仍会选择再逗留一会,甚者选择定居于此。早已忘了初衷——只是为了不被雨淋成落汤鸡,只是不想为了成为倒霉鬼被雷劈,雨后仍需继续前行。
假如活着仅仅是为了不致被淋湿衣服的话,那宫殿和竹亭又有什么区别。可在竹亭避雨的人,不至于为了感激它的存在而把它当作宫殿,雨一停便匆匆上路。竹亭也提供不了宫殿般的奢华。
可又有谁愿做一辈子的避雨竹亭,又有谁愿把竹亭当宫殿对待长住于此呢?
Almost无限接近yes,却不能改变其no的本质。
一厢情愿的,皆是易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