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一只猫的剽悍江湖」你为什么要创业?又为什么工作?

文 | 蜜丝赵
1
身边经常有朋友想创业,说出来的理由也不尽相同:
一位朋友曾直言,打工太苦了,创业自由点。
另一位曾经的同事撺掇我:我们一块来做点什么吧!毕竟打工是为别人,创业是为自己。
还有一位师兄最近在创业,我问他为什么要创业,他跟我大谈行业前景,市场红利,就是没说到我最想听的那个答案。
你为什么要创业?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以上的认知层面,那我认为这种创业,在很大概率上,终会走向失败。
2
我想听到的关于创业动机的答案是——你的发心: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能力,靠什么方式来解决?
如果不是奔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而仅仅是觉得创业有意思、创业比打工更轻松、创业能赚到钱……如果对创业是这样肤浅的认知,那么即使一时去创业,甚至运气好抓住了风口,赚到了一笔,长久来看,也是不可持续的。
因为很可能创业者根本没弄明白自己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市场为什么会买单。
3
至于文章开头的三种创业心态,也是不可取的。
首先,我不认为一个工都打不好的人,有能力去把业给创好。
打工需要的能力和创业需要的能力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打工者的确没企业家赚得多,不仅因为后者需要的能力远远覆盖前者,更因为打工者承受的风险很小。
今天你没工可打了,换一个东家就好,但是如果你创业失败,就会一无所有。
企业家承担了更大风险,付出了更多心力,自然应该享受高回报。
而一个连工都没打好的人,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能力驾驭这种风险?又凭什么去做好九死一生的事情?
第二,认为打工没挑战,如果创业,自己的价值更大,这样的观点很危险。因为很多人,尤其是一些中高层管理者,容易把自己的能力和平台的能力混为一谈。
我在外企时,有位同事是销售主管,但他曾经是某个民营企业的销售总监。
据他说,当年异常忙碌,公司给他配的车每年都要跑10万公里,全国各地忙着谈生意,开发客户,业绩做得还不错。
正是这种忙碌和业绩,给他带来假象,以为这全是他能力所致,于是出来跟人创业。
然后呢?没有足够了解市场,把挣钱想得太简单,库存积压,亏了几十万,差点连房子都没了。所以,他不得不在40来岁的时候重新找工作,只能成为一个外企里的螺丝钉。
如果没有认清自己的成绩究竟是依附于平台,还是可以迁移的能力,那么创业失败的几率极大,风险极高。
至于第三种人,我也见了不少。
在联考培训这个领域,有人拉我创业,对方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能招到最好的老师,就能做出最好的内容,接下来吸取生源坐等收钱。
我拒绝了,用直觉也知道,这事肯定没他说得那么简单,不然只要有钱谁都能创业成功。
现在想想,我终于明白了拉我创业的人让我觉得不靠谱的地方,依然是创业的初心和目的——他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因为这事貌似能挣钱。
他只看到目前在位企业的成功,却没去想,是他们到底切实解决了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用户长久以来的痛点、痒点,或爽点。
解决的问题不同,解决的程度不同,企业的规模和方向就会不同,但终究是要能够为用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才有生存的可能。
归根到底,你做了对的事情,市场才会选择你。而不是你认为这里有市场,便妄图可以在这里分到点什么。
4
说完创业,其实我们的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之前分享稻盛和夫的《干法》,里面说工作是磨练心性。这是从道的层面去讲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那么从术的层面,我们为什么要去工作,归根到底,和创业目的一样,还是为了能够解决问题,来体现我们的个人价值。
公司为什么要给你支付薪水,不是因为你所在的职位,是因为你的能力,是因为你可以帮助公司解决问题。
能力的大小,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了薪水的高低。
5
最近我时常琢磨的一些问题,时常追问自己:
“你能为公司做什么贡献?为什么这个贡献必须由你来完成,而别人都不行?你独一无二的特点体现在哪里?你是否具备不可替代的稀缺性?又如何提高自己的壁垒,能让别人不轻易模仿更无法超越?”
从这个角度去审视自己,我对自己的工作便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了成为这个独一无二,我必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我必须在专业上不断精进,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也必须具备一些横向技能,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
我必须参与公司的运营和决策。也必须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想法与力量。
当我脑中都是这样的想法,当这种想法指导我的行动,其实我已初步具备了一个创业者的心态和思维模式。
至于是不是真的在创业,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完成自己的理想,并且借助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抱负。
6
你为什么创业?又为什么工作?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只能由你来解决?
如果能回答这些问题,创业也好,工作也好,路就不会走偏。
我想,这才是我最终选择加入某个团队的最大理由——做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剽悍一只猫是谁?
社群商业战略顾问、知名学习社群“剽悍江湖”创始人、微信公众号矩阵有百万读者。在“一块听听”平台,他有11W+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在果壳旗下的“饭团”平台,他有12W+订阅用户,在该平台排名第一;在“有讲”平台,其2018年度分享有17W+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