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之梦想
就像窦文涛说的,大概是因为从小没有任何才艺所以对斜杠青年游刃有余的跨界觉得特别羡慕,于是也想每天这么坚持写一点东西,不全为实现斜杠之梦想,也为情感寄托。
《圆桌派》里的对话常常让我品味很久思考很久,也常常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不是一定要到五十岁的年纪才能有这样的积淀?才能对任何事情保持自己的理智的看法呢?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蒋方舟,跟梁文道、窦文涛这样经历过半辈子人生的文人相比她的看法也从未显得稚嫩和无知,她总能真实的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符合这个年纪却不止这个年纪所能看懂和体会的东西。
兼职和斜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我看来,斜杠更想在不同的领域实现自我的价值,兼职的目的就单纯了许多,也许是为了眼下也许是为了养老,总是迫于物质上的无奈。
斜杠后面也是一种工作,不过拥有更大的自由,所以值得更多的付出,如果非要按照时间标准计算所得的话,这样的付出所得与时间成本相比较不见得比朝九晚五的坐班更高,但没有枷锁的捆绑,思想的活跃性更高,也更愿意为之付出,于是目的性会淡化许多,学习的主动性也更高,并且不会被计入成本,于是乎看起来就高效了许多。
就像我这样坚持,我不知道尽头在哪里,也不在乎为此付出什么,人生那么短,要做喜欢做的事情,在应该做的事情之余。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