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日本京都的一种方式
我有一个上司,一位将近45岁的日本男人,生活在京都后花园龟冈富人区,浑身自带一股优越感。我不理解他哪里来的自信撑起这股气场十足的优越?直到某一天和他一起外出京都视察,我才意识到出身古都的他。。。
客户是一家京都百年企业,物美价廉的产品被国内熟知,华歌尔内衣就是其出品。我们视察的并不是内衣生产基地,而是企业社会责任公益项目:保护重建老建筑,传承京都魂。
从与对方接待担当见面开始一天走访了四栋老房子改造的町屋(民宿),在知道了其前世今生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不单只是用来住宿的,仿佛这栋房子有一股魔力在召唤有识之士来此相遇相识,完成一种莫名的使命。
我们通常容易被用心打造的细节所感动,我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喜欢日本的人一种共识。这种传递感动的载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看不见的精神,这种特质被日本所特有,且有种叫做京都专属。打个比方,穿着和服走在大阪会有一种违和感,但走在祇园花见小路的转角要是没有穿和服的妹子走过都觉得缺点什么,就像这一栋外貌平白无奇的房子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同样的房子在日本其他地方,与在京都也都有不同的味道,因为京都有一段历史曾经在这里缔造,没办法复制。

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出处源于中国。

迷你小庭院,青苔、石子和围栏

开天窗,采光优秀

这个弧度,你能感知设计师的用心吗

这些餐具就牛掰了,是无印良品设计师事务所的先生,专门设计用在这几栋民宿专用。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用名设计师的作品,试用还找不到地方,在这里算是标配。

这个水壶,冲咖啡优秀,磨砂的质感,也是优秀的。

太喜欢这种升降式的厨房案台,要是我不告诉你这是厨房,你会不会极有可能认为是小书房或者大厅某处休息空间?

老房子该有的印记,并没有再加工或者隐蔽掉。原生态的裸露简直就是一种粗狂的表达。

这个书架可是更牛掰了,其中的典故不说绝对不会发觉。书,都是设计师收藏书,也就是说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暑假是在室外,并不是在室内,需要定期做维护,这项艰巨的工作也是一个难题来的。椅子表面的毡罩来头更大,著名设计师设计的,材质、花纹纹路都有考究。

这张图,透过落地窗外的小庭院,右手边就是上图的小图书壁。

这个形状的设计,感动么

卧室窗外

这个就有意思了,不给你讲怎么用,估计你是要花心思琢磨的。古时候老房子用的就是这种门锁。

还有这种门锁。

这个凳子的纹路,优秀不


这个质感和颜色,花纹。照片如此,何况实物?!

扣入的设计,这个坡度和位置,不能再和谐

如果我不告诉你这是调味料。。

天井的高度,感动天地

门口的洗手台,简直古香古色,太中意了。

我对这种设计,没有抵抗力。美好生活从坐下的那一刻开始。

衣架的边角打磨的顺滑,安心,即便是真丝也安心的挂。

大师之作。完美

起初以为是为了做噱头,没成想是老房子的房东硬要求保留下来的,为的是让后代知道以前都是吃大锅饭的。勿忘初心。

对这种纹路也是零抵抗

室外的庭院,那一抹绿。谁能抵挡的住?

定制小点心,换句话说就是专供品。无论从设计感,京都结合的特色上,还是包装选品上,都太优秀

一户建的老房子,有阁楼的,木质阶梯,几何感官,舒适。

很不起眼的外观,谁知道他已经几百年历史。

所有的细节都是同事对我说的,满腔热忱,如数家珍。
我也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有一股子皇朝老子的气质了。
中村老师的设计有心了,
不是仅满足住宿需求,期待有识之士入住感受,有所受益。
京都町屋下周开始接受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