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冒险家》:少点神仙范儿,多点人情味儿
昨天去看了场电影,票价70,刷卡打折之后35,不是很贵。不过说实话,我对这部电影蛮失望的。尽管有极具魅力的臭屁男主角、媚态万千的性感女娇娃、以及坏坏惹人爱的超级大反派,但这部续集电影带给我的,却再也没了第一部的惊喜。通篇电影里,只见沉闷拖沓的剧情下面,一众人物波澜不惊的饶着花舌,稍稍有点小高潮便迫不及待的摁灭,再无第一部的洒脱。令人欣慰的是,作为一部英雄横飞的好莱坞科幻大片,片中的壮观场面不少,看着一帮莫名其妙的人,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原因,在大银幕上操桌子挥板凳也是挺爽的,而且这样的票价,真的不贵。
这部电影名叫《钢铁侠2》。
上周还看了场话剧,120元整,尽管不是我掏钱,但还是蛮心疼的,只好祈求看过之后会大呼物有所值,可惜最后,我就还是失望了,而且是大失所望。这是一出形式大于内容的话剧,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所有演员都一直在台上神经兮兮的奔走相告,中间再加上大量莫可名状的废话、呓语、随心所欲、噱头还有装,从始至终其立意和表象都像是暗无月光的晚上一样伸手不见五指。于是,当片中演员将蛋糕抹到台下一个女观众的脸上时,对方男友一语道破大家心声:“瞎鸡巴演什么啊?”当然,男主演的优秀演技另说。
这部话剧名叫《斯德哥尔摩冒险家》。
一般来说,对于观看话剧这回事,向来我都很谨慎,即使能有赠票也不例外。一般来说,现在的文艺圈,是个装逼犯的大本营,而话剧圈子里,则又是这个大本营里的重灾区。他们大多会在台上排出一堆无论神佛都会看后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出来,然后把观众骗进剧院,收着人家的大把大把钞票,并在人家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边舔着口水数钱,一边翻白眼说:这是文化是艺术,你们不懂。
这是早些年的提法,现在大家国内外的猪跑都看得多了,前面那一招唬不住人了,于是这群人又会换个说法:我只想要自我表达,你看不看得懂,与我无关。
关于文艺这回事,我不想多说,因为大家早都知道这是怎样一个纸老虎了,就像前不久我表扬一个朋友很具文艺青年范儿,丫就立马清脆回答道:你才是文艺青年,你全家都是文艺青年。
可能现在很多搞话剧的人都觉得,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步伐,大家的自我意识都逐渐苏醒,于是乎,我们搞艺术的,就不能拘泥于过去这一文化形态的单纯教化宣传意义,开始要注重起个人表达了。这样下来纵观中国艺术圈,很多人便开始想着要把自己的五脏六腑一股脑儿的掏出来给别人看,至于那些东西是怎样的污秽不堪臭不可闻,别人爱不爱看想不想听,就跟自己全然无关了。
你要知道,我在这样一个交通拥堵路途遥远物价飞涨收入下降的城市抱着对文化对艺术对生活对话剧的美好憧憬痛下决心花上一晚上的时间还有几百元的大钞来看你的演出是很不容易的,结果临到头来你却拿起一堆莫名物体跟我玩起矫情还想拿个外来词汇恐吓我并美其名曰自我表达,你当我白痴啊?
在这里姑且不论你这些所谓的“自我表达”是怎样的鸡毛蒜皮的破事儿,你说你也不是腕儿,我也不是你的蛋儿,这样就不太可能你在台上放个臭屁我就猜你是在关心尾气排放问题。然后我们也不熟,你在这儿跟我玩儿这些虚的,扯些无关家庭和谐无关社会正义无关国家平等无关人生真谛的狗屁玩意儿,还事儿事儿的,我也不是你的谁谁谁,你也忒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吧?我揣着来之不易的钞票携女友打车买票完了还要掏钱吃顿饭来捧你的场,结果你们在台上唠起嗑来把我晾在一边,你说你还是人吗?
更何况,你还浪费了我一整晚上的大好时光。
真正的自我表达,是绝对不受任何政权主义意识形态及内困外辱影响的,言者与受众,虽不能说要建立在绝对平等基础上,至少也应该是不相上下。对话剧观众来说,你收了他的钱,早在利益关系上就形成了一种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的表达,能会是自由的吗?在某种程度上,你应该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而我们的话剧从业人员们,却更像是计划经济时代里的国有商店店员,居高临下的收了人家的钱之后,拿出一个粗劣产品扔在桌子上,心里还默念着,你爱买不买,或者干脆就如我们的国家公仆一样,只收钱不办事了。
更让人痛心的是,现今戏剧市场本来就不够景气,作为一个话剧从业人员,你要做的就是给这样一个体弱多病儿打下强健体魄,如此一来,将来戏剧市场发展成熟了,到时候无论是通俗的深奥的叙事的表意的话剧都能找到自己的受众。现在的话剧市场,刚刚百废待兴,而当下大多话剧演出的行为,都无异于拎着一壶开水浇在一片干涸花丛中,于是下面的受众死伤大半,并日渐稀少。
对于大对数人来说,他们一生少有几次能去看戏的机会,经过这种莫名话剧的折磨,再口口相传,原本就略见凋零的话剧市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江河日下,于是在话剧圈内坚守的人们慢慢黯然离去,圈外徘徊的群众坚决大步走开,这些因,最终在你们自己身上结下了果。这种无异于自杀的行为,比杀鸡取卵还更要让人不齿。
我知道在我身边有很多对话剧这一艺术形态抱有极大热忱的人们,他们有的是相关从业者,会为了自己的这一理想坚持数年,即使遍体鳞伤也从不言退;有的是戏剧发烧友,即使很普通一部话剧很平常一场演出,如果能有机会前去观看并投身其中,他们也会为此数日兴奋不已。我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爱着话剧如此之深,但很多时候我依然会被他们深深感动,因为在当下社会,在话剧市场不是很景气的境况下,能有这样一个几与金钱无太大关系的理想与爱好,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而这样的一份激情与热忱,是不应该被辜负的,当我们的话剧市场抛弃盲目的自我、放开偏移的中心,敞开怀抱拥抱外面的大千世界,并将这些对世界的感悟以一种更为谦卑的姿态展示出来,然后少一点神仙不食人间烟火范儿,多一点人情味儿,我相信,我们的中国话剧会更加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这部电影名叫《钢铁侠2》。
上周还看了场话剧,120元整,尽管不是我掏钱,但还是蛮心疼的,只好祈求看过之后会大呼物有所值,可惜最后,我就还是失望了,而且是大失所望。这是一出形式大于内容的话剧,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所有演员都一直在台上神经兮兮的奔走相告,中间再加上大量莫可名状的废话、呓语、随心所欲、噱头还有装,从始至终其立意和表象都像是暗无月光的晚上一样伸手不见五指。于是,当片中演员将蛋糕抹到台下一个女观众的脸上时,对方男友一语道破大家心声:“瞎鸡巴演什么啊?”当然,男主演的优秀演技另说。
这部话剧名叫《斯德哥尔摩冒险家》。
一般来说,对于观看话剧这回事,向来我都很谨慎,即使能有赠票也不例外。一般来说,现在的文艺圈,是个装逼犯的大本营,而话剧圈子里,则又是这个大本营里的重灾区。他们大多会在台上排出一堆无论神佛都会看后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出来,然后把观众骗进剧院,收着人家的大把大把钞票,并在人家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边舔着口水数钱,一边翻白眼说:这是文化是艺术,你们不懂。
这是早些年的提法,现在大家国内外的猪跑都看得多了,前面那一招唬不住人了,于是这群人又会换个说法:我只想要自我表达,你看不看得懂,与我无关。
关于文艺这回事,我不想多说,因为大家早都知道这是怎样一个纸老虎了,就像前不久我表扬一个朋友很具文艺青年范儿,丫就立马清脆回答道:你才是文艺青年,你全家都是文艺青年。
可能现在很多搞话剧的人都觉得,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步伐,大家的自我意识都逐渐苏醒,于是乎,我们搞艺术的,就不能拘泥于过去这一文化形态的单纯教化宣传意义,开始要注重起个人表达了。这样下来纵观中国艺术圈,很多人便开始想着要把自己的五脏六腑一股脑儿的掏出来给别人看,至于那些东西是怎样的污秽不堪臭不可闻,别人爱不爱看想不想听,就跟自己全然无关了。
你要知道,我在这样一个交通拥堵路途遥远物价飞涨收入下降的城市抱着对文化对艺术对生活对话剧的美好憧憬痛下决心花上一晚上的时间还有几百元的大钞来看你的演出是很不容易的,结果临到头来你却拿起一堆莫名物体跟我玩起矫情还想拿个外来词汇恐吓我并美其名曰自我表达,你当我白痴啊?
在这里姑且不论你这些所谓的“自我表达”是怎样的鸡毛蒜皮的破事儿,你说你也不是腕儿,我也不是你的蛋儿,这样就不太可能你在台上放个臭屁我就猜你是在关心尾气排放问题。然后我们也不熟,你在这儿跟我玩儿这些虚的,扯些无关家庭和谐无关社会正义无关国家平等无关人生真谛的狗屁玩意儿,还事儿事儿的,我也不是你的谁谁谁,你也忒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吧?我揣着来之不易的钞票携女友打车买票完了还要掏钱吃顿饭来捧你的场,结果你们在台上唠起嗑来把我晾在一边,你说你还是人吗?
更何况,你还浪费了我一整晚上的大好时光。
真正的自我表达,是绝对不受任何政权主义意识形态及内困外辱影响的,言者与受众,虽不能说要建立在绝对平等基础上,至少也应该是不相上下。对话剧观众来说,你收了他的钱,早在利益关系上就形成了一种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的表达,能会是自由的吗?在某种程度上,你应该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而我们的话剧从业人员们,却更像是计划经济时代里的国有商店店员,居高临下的收了人家的钱之后,拿出一个粗劣产品扔在桌子上,心里还默念着,你爱买不买,或者干脆就如我们的国家公仆一样,只收钱不办事了。
更让人痛心的是,现今戏剧市场本来就不够景气,作为一个话剧从业人员,你要做的就是给这样一个体弱多病儿打下强健体魄,如此一来,将来戏剧市场发展成熟了,到时候无论是通俗的深奥的叙事的表意的话剧都能找到自己的受众。现在的话剧市场,刚刚百废待兴,而当下大多话剧演出的行为,都无异于拎着一壶开水浇在一片干涸花丛中,于是下面的受众死伤大半,并日渐稀少。
对于大对数人来说,他们一生少有几次能去看戏的机会,经过这种莫名话剧的折磨,再口口相传,原本就略见凋零的话剧市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江河日下,于是在话剧圈内坚守的人们慢慢黯然离去,圈外徘徊的群众坚决大步走开,这些因,最终在你们自己身上结下了果。这种无异于自杀的行为,比杀鸡取卵还更要让人不齿。
我知道在我身边有很多对话剧这一艺术形态抱有极大热忱的人们,他们有的是相关从业者,会为了自己的这一理想坚持数年,即使遍体鳞伤也从不言退;有的是戏剧发烧友,即使很普通一部话剧很平常一场演出,如果能有机会前去观看并投身其中,他们也会为此数日兴奋不已。我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爱着话剧如此之深,但很多时候我依然会被他们深深感动,因为在当下社会,在话剧市场不是很景气的境况下,能有这样一个几与金钱无太大关系的理想与爱好,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而这样的一份激情与热忱,是不应该被辜负的,当我们的话剧市场抛弃盲目的自我、放开偏移的中心,敞开怀抱拥抱外面的大千世界,并将这些对世界的感悟以一种更为谦卑的姿态展示出来,然后少一点神仙不食人间烟火范儿,多一点人情味儿,我相信,我们的中国话剧会更加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
莎拉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5-31 16:24:53
-
🐴波傑克BoJac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5-31 01:21:23
-
padd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5-30 23:30:04
-
Xuaneg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5-30 21:39:45
-
baobaod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5-30 21: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