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巨额来电》
说实话,如果不是自己真的被诈骗,我是不会看这类电影的;如果不是反诈中心的警官在事后推荐给我,我也是不会看这类电影的。
结合本人自身经历浅谈一下这部电影吧。
这部电影其实比现实中精彩,可能是因为它是电影的缘故,因此里面的表现手法更为夸张和传神,特别是里面五分钟40000元的,在现实中并没有这么迅速和顺利(因为人都没有这么傻)。电影里面的高科技手段非常厉害,特别是“改号软件”,在现实中我不知是否真实存在这个,反正自己的这次经历并未遇到像改号软件这样的“神助攻”,但是如果真的存在这个软件,难以想象,那真的是太可怕了。现实中,这些诈骗团伙有自己的“高科技”手段,他们会让受骗对象在手机上下载他们指定的软件,而这些软件就扮演了“改号软件”的作用,下载到手机上后,他们会指示你输入一些信息,一旦你输入信息或者将验证码告诉他们,他们就可通过这个软件远程操作你的手机,并且拦截你的电话、短信,并使用你的名义对外联络,让外界的人以为是你本人的操作、回复等。细思极恐的手法。
影片中对于诈骗手段表现的非常突出,比如诈骗工具,包括不限于脚本、改号软件、各种银行卡等,比如客户资料的获取渠道、分赃操作、洗钱步骤等。对这些诈骗手段和操作的渲染是电影中精彩的看点,同时也让这部电影所要讲述的诈骗内容更为传神。虽然在现实中,截至目前,诈骗手段并未像电影中表现得那样神奇(但不排除将来发展出这些手段或是发明出更为危险的工具),但为什么在现实中,受骗的人一直都有呢?这就涉及到了影片中未表现出来而现实中真实存在且屡试不爽的一招”绝杀“。
现实中的诈骗,有个非常高明的“绝杀”手段——“人性心理”。犯罪分子”深谙人性“,他们非常擅长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并且趁机进行洗脑。他们能够在简单的交谈中捕捉到”缝隙“去”叮“,从你的语气、呼吸、话与话的间隔时间、你重复说的单个词汇、犹豫的情景等等判断他的哪句话、哪种情景触到了你的防线,然后他们蚕食鲸吞一样悄无声息且迅速地攻破这道防线,那时候他们就已经把他们的思想和言语不声不响地植入了你的大脑,然后你在自己完全都没有察觉的时候就慢慢丢下了自己的理智。思维较为敏捷的人中途有可能会挣扎几回,但到最后还是会被牵着走,并且对他们所说所讲像信徒一样忠诚拥护,反而对外界提醒的声音充耳不闻(不过这时候你也根本听不到任何外界的声音,因为犯罪分子与你沟通的前提都是,强迫、诱哄你去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你一定要保证旁边没有任何人,并且要保证他在与你沟通的整个过程中不会有任何人打扰或是听到除你以外的任何声音,理由就是”国家机密、严禁外泄“)甚至对外界提醒的声音抱有深刻的警惕和仇视心里,这时受害人就已经被完全洗脑了。。。
说到犯罪分子”深谙人性“,除了前边讲述的擅长攻破客户心理以外,还有就是他们非常”知进退“。具体来讲,他们会发现并利用你的性格弱点,并且根据你在整个受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手段让你一步步去掉进他们设计好的圈套。举例来说,他们面对老人家时,会利用老人什么都相信、什么都担忧、喜欢占小便宜、孤寡老人渴望被人关怀等人性弱点或人性需求,为目标老人”量身定做“一套方案,他们先利用这套原有方案进行初步试探,通过与老人简单沟通后就可以决定是执行”急中生智“的新方案还是执行原有方案;此外,他们在面对其他成年人时,首先会高冷地通知一个”假消息“,这个”假消息“一定要真实准确地说出你曾经做过的事情,比如你今年用过的社保卡、用过的护照、用过的身份证、用过的银行卡、在网上买过的什么什么东西等等,并且,对方在向你透漏这个”假消息“时语句越简单越好,因为越是简单,越是容易“一击即中”,让你在第一时间不能挂断电话,避免多说多错的情况。受害人在接到此电话时第一反应大多都是不相信,于是诈骗分子就会开始急促且主动报出你的信息,包括你的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等等,并询问你是否是你本人信息,此刻你肯定是会疑惑地承认是你的信息,然后对方又主动说明他的身份和姓名,周全一些的还会向你说出他的职工编号、警号等,并阐述你的“罪状”。虽然你的信息真实、对方的信息听起来真实,可你此刻还是有些不相信他们或者说此刻不相信的是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的人在此刻已经无意识地在为自己辩白,于是,他们就会立刻装作高冷、不耐烦、甚至是采取威胁、利诱等等态度和手段,,,总之向你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让你有一种他们给你打电话简直就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要不是案件重大复杂上级领导特别重视否则他们才懒得给你打电话的错觉,并深深暗示你,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否则马上会有”吃不了兜着走“的严重后果。如果你听了这些内容处于懵逼状态而且并没有挂断电话,那么恭喜骗子了,你已经有一只脚迈进了他们的圈套里。此时你就会开始细想自己做过的事情,不管记得不记得那些事情的细节,此刻你也不会贸然挂断电话,特别是那些真的被犯罪分子说中的人。他们会继续听犯罪分子往下阐述事情的具体经过,此时,如果犯罪分子说的多了,可能就会说漏、说错一些信息,思维敏捷的人会立刻警醒,或许就此脱身,但如果此时你还没有警醒或者你虽然有点意识但仍然被骗子或硬或软的态度变着花样地牵着走的话,那么恭喜你,此刻你已经完全陷入圈套里了。加上此刻你正处于“安静场所”,旁边根本不会有人提醒你被骗,因此骗子距成功就八九不离十了。
本人之前被诈骗的那次,同时遇到了四个骗子,他们分工明确,采用司法人员的身份,从跨地区各基层警察到局长,再到最高检检察长,态度和语气也相应地逐级严肃与强硬。本人在中间挣扎过几次,明确提出质疑过他们,但是最终被那个所谓的“最高检检察长”态度强硬地驳回了(唉~年纪小,容易服从权威)。刚开始,自己还说的头头是道,思路清晰,列举了一系列不在场证明,但是他们有意地采用各种有用的没用的操作和各种有用的没用的甚至重复的问题让我必须第一时间回答,不能看别处,不能低头,只能看着手机屏幕(因为是单方视频“取证”),还必须立即回答,并且连续“连线”变换几个人并持续几个小时的“车轮战”,让我的精力明显越来越吃力,思维越来越混乱,脑袋像要爆炸了一样难受,到最后甚至有点缴械投降的倾向。现在想想,不得不说,团体作战还真的是有些厉害。如果是一个人来诈骗的话,真的未必说的过我(不过这句话现在在我朋友面前已经没什么说服力了~唉~枉我一世英名)
不过庆幸的是,本人在最后一刻终于“得救”,感谢上帝保佑~
最后还有一点提醒,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骗?除了那些贪图小便宜的以外,就是太遵守规则的人了。原来是因为,我们都太乖了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