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推荐一部电影:豆瓣8.7国产神作
成年人有戒备心吗?
有人说当然,有人说不一定,也有人说没必要。
但追究过往每个人都曾毫无戒备的待人,
像个孩子般无拘无束。
最近佳姐看了一部小成本电影《我们俩》
没有宣传,甚至没有上院线,在豆瓣却拿到了8.7分。

有人在影评里写:
“虽是熟悉的套路,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电影野心不大,只认真地讲述了一个简单,又似曾相识的故事。
01
那个独居的倔老太,有了户“租客”
电影的开场是骑着二八自行车,
裹着一身军大衣,留着短发的小姑娘,
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小马骑着车到处找出租屋。

路上零零落落的车辆
荒芜一人的道路。

连着几天,骑着一辆单车,
在就近的北京胡同里,挨个门去问。
小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

屋主是一个独居的老太太,
性格古怪,平日里寡言少语,
对谁都摆着一张“臭脸”,也没什么朋友。

但却很精明,别看没出租过房子,
对价格却是了然于心:
“不能太低,地理位置好啊!”
“也不能太高,穷学生。”
而且说一不二,定价200就200,
小马一副可伶兮兮的样子,40都砍不下来。
“行就行,不行拉倒。”

就这样,小马住了下来,风风火火地开始收拾。
这个老太太原本想拿来做厨房的屋子,
捯饬捯饬,倒也挺像那么回事。


老太太看着笑道:
“怪新鲜的,几十年了这院也没这么热闹过。”

“爱闹腾”、“屁事多”的小马,
突然闯入到老太太的生活里。
对这个独居已久的老人来说,是个意外。
却又是另一种新生活的开始。

02
倔老太与租户的“战争”正式开始
一开始,就是小马的各种“找”:
“让我用个冰箱”

“那你给我点点电钱,要不就给我买条大鲤鱼,不多就一条”
老太绝不会让自己吃一点亏。
“让我用个煤气”
老太冷冷问“那你自己去换煤气啊?”

这是整部影片演技最炸裂的地方。
就单抬抬眼皮,头都懒得动,
把老太太的 “冷” 展露无遗,堪称“四两拨千斤”的演技。

到了最后,对话都成这样了:
老太太:什么事啊,我都怕见到你了。
小马:是啊,我也是,可没办法。

在一次又一次的借还中
第一次的搬走的导火索慢慢浮现。
“让我打个电话行吗?”

同意了两次,老太开始要收费。
两个人协商半天,说好基础费用老太缴,
多出的部分小马缴纳。

安好没几天,老太嫌吵。
找人掐了线。
小马接不到电话
冲着老太就叫喊起来
“你凭什么掐断我的电话线”

老太倒也是有理,
“大晚上打电话影响睡眠。再说电话是我的,我想关就关”
小马气不过说老太坑人,
“你知道我交电话费,就使劲打长途,电话费一下子70多,全是你打的长途”
这一老一少的,都成精了。
老太气不过
“你赶紧走人,我这不要你”
小马也不屑再待下去。

两个人这大战持续好久,
老太开始找新的住客
小马也在北京胡同找好了下家。
结果被最后还是老太太外孙给调停的,
这天拿条大鲤鱼来看老太太,刚好撞上了。

电话线重新接上,
老太屋子里的调成夜晚可以静音
两人的矛盾这次也就互相妥协了。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哪有永远的和谐?哪有永远的不妥协?
像极了动物世界,
初始时彼此的棱角分明,
时间久了却开始慢慢为彼此放下武器。
03
那个固执的老人,比你想象的要温柔
接下来的剧情开始走向温馨,
快过年了,小马也买来了窗花,院子挂满了红灯笼。

春天老太太也开始为外孙说起了煤,
还第一次到小马屋里参观了一回,
还会跟来小马这暂住的弟弟打趣开玩笑。


小马学校作业,要用镜头讲个故事,
她选择了拍“一个老太太的一天”。
老太太嘴上说着不愿意
还是任由小马闹腾。


小马让老太太想想:平时没事都干什么。
老太太脱口而出:
“没什么事了,我闷的时候,就希望来个收破烂的,收水费的,走错门的,敲门可以说说话,要不语言能力就退化了。”

后来小马进屋用冰箱,没再和老太太打招呼了。
夏天,小马往老太太屋里闯,
直接就躺床上了,招呼也不用打。

老太太的保姆没来,小马就成了那个人
洗脱剪头还成了一套流程。
还顺带敲背,按摩。
老太只喊快散架了。

老太太说允许小马用厨房,小马没说话。


这个秋天,小马要搬走了。

老太太拄着拐杖
问了好几遍
“真搬走了,真搬空了。”

小马走了,老太就病了
身子骨没了以前的硬朗。

再一次相遇,
小马回到老房子看老太太,
老太太却因为生病终究没说出话来。

秋天,养女来看了回老太太。
一个月后,老太太搬出了住了一辈子的四合院。
老太太以前说过,只要孙子结婚就把房腾出来。
小马转了几趟车,去看了老太太。

电影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但当时我已经泪崩。
我被一种无声的情感动了。

人与人的交往更多就是这些简单生活的拼凑。
相遇不是百分百的信任,
都曾为彼此打开戒备的围墙。
但相处是最好攻破的武器。
这种没有说出来的爱,才是最真挚的爱。
而不加修饰的情,才是最真挚的情。

一老一少,两个都是极倔强的人,
吵嘴争执的时间远多于和平共处,甚至还有彼此的算计。

到底是什么让她们相依为伴,甚至生死相系?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谜,同时也不需要答案,
因为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
不打不相识,先结冤家后聚头,
日子久了才知道对方的好。
在时光的流逝中,在四季的变换中,
温情渐渐化解了矛盾,友情化解了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