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吉光‖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典籍博物馆一展厅(130余张照片附展品目录)
二展厅通道—— 百代芸香‖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二展厅(120余张照片附展品目录)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33557942/ 三展厅通道—— 汲古润今‖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典籍博物馆三展厅(90余张照片附产品目录)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33800879/
四展厅通道—— 交流互鉴‖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典籍博物馆四展厅(80余张照片)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34014071/ ————————————————
看了国图公众号的展讯推送,一早便兴冲冲地赶到典籍博物馆。
二、三、四展厅都看了两遍,唯独一展厅有大牌子挡着不能进。看到大厅一排排贴着名牌的椅子,听说下午两点半有开幕式。下午开幕的不多见,没多想,看时间已过中午,就出去吃饭了,为节省时间吃了份凉皮儿。
不料回来进门时被告知暂时闭展了,为了开幕式😱
这怎么行,最重要的一展厅还没看呢,就算等到开幕式结束也要等。搬出了老师同学的名号,好不容易进去到四楼候着了。这段时间看了多次名人信札展和不忘初心展。
等到三点,仪式结束,一展厅前的大牌子终于挪开了!但是还不让我们下去,因为展要让领导先看,普通读者四点才能下去看。好吧~_~也是没办法的事,等吧,顺便把单词背一背。


等到四点还不放行,几位老先生开始抗议,号称要和领导喊话,几番斡旋,终于可以下楼看展喽。
快速看了一遍,然后再仔细看。最后时间不多了,就来回窜着对比看。有句俗语“耗子掉进米缸里”,大概说的就是我这种状态。
不愧是110周年献礼呀,多半个厅都是宋版书……大户人家,绝对大户人家……
五点闭展,虽然有些小意外,但也算圆满。
之后的日子里,没事我就要来刷一刷。
上图,大概130多张,慢慢传。
传完再慢慢叨叨。
二三四展厅另外日记里,写好后这里会加链接。
二展厅是民间私藏,也不少好东西。




監本籑圖重言重意互註點校毛詩
看字体卷首题名措辞风格,个人觉着是依据监本为祖本的建阳书坊刻本。网上找到展开的书影,还有书耳。国图官方介绍一处为“宋刻本”,另一处为“此本为宋代国子监刻本,刻于南宋初期……”
未知待解












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群经,以版印精美闻名,此本更是上品。






前几日友人想集刻本字做名片,向其推荐了这版史记——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学了一个词:棱角峭厉















宋代皇族谱牒分为五种:玉牒、属籍、仙源类谱、宗藩庆系录和仙源积庆图。北宋时期修成的皇族谱牒,全部毁于“靖康之难”。宋室南渡后,又重加修撰,然存世仅《仙源类谱》与《宗藩庆系录》两种,皆为孤本,殊为珍贵。《仙源类谱》记录宋皇室宗族男女成员的支脉、婚姻、官爵迁转、功罪是非以及生死年月;《宗藩庆系录》以记载宗室成员的世系传承关系为特色,同时简要地记载子孙后代的名位品秩。









此书乃扬雄仿《论语》而作。自汉代以来,注家蜂起。至北宋时,惟晋李轨,唐柳宗元,宋宋成、吴秘之注尚存,司马光合并四家,增以己意,而成五臣之注。此本是朱熹弹劾唐仲友公案的重要印证,原为清宫天禄琳琅旧物,皮纸印造,初刻精印,为海内孤本。

宋刻宋印《荀子》,字大如钱,墨如点漆,刊印精美。原多著录为北宋监本,经考证,应刻于南宋时期。书中钤有“孙朝肃印”“士礼居”“汪士钟藏”“韩应陛鉴藏宋元名钞名校各善本于读有用书斋印记”等藏书印鉴,曾为藏书名家孙朝肃、黄丕烈、汪士钟、韩应陛等人珍藏。



















被称为宋四大书之一的《文苑英华》,成书于雍熙三年(986),宋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奉敕编纂。全书一千卷,收文上起自南朝梁末,下迄唐末五代,以唐代作品为多。全书录作家二千二百人的约二万篇作品,分赋、诗等三十八类,各类中又分若干门目,因选材、体例与《昭明文选》相类,时限与《文选》相衔接,可视为《昭明文选》的续作。编修时讹误较多人,体例亦嫌驳杂,后又几经勘校。南宋宁宗庆元初年,周必大致仁,退居林下,遂组织人力,对《文苑英华》进行全面勘补,并完成刊刻。《文苑英华》自此始有善本。




宋端平刻本《楚辞集注》为传世孤本,曾为杨氏海源阁、刘少山收藏,毛主席曾将此书的影印本作为礼物送给访华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唐写本《辨亡论》, 黄纸墨书,工楷写就,字体俊秀,是敦煌唐人写本中的翘楚。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浙东大饥,朱熹以浙东提举一职弹劾台州知州唐仲友,共六状,其中一状就是关于唐仲友中饱私囊,动用公使库官银、使用犯人为其开版雕印《荀子》《扬子》《文中子》《韩子》“四子”一事。
黄丕烈所收的陶集。黄丕烈是清代知名的文献家,郑伟章在《文献家通考》中称其为“乾隆、嘉庆间文献之宗主”。黄丕烈藏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好藏宋元旧刻。黄丕烈自称“佞宋主人”,他“第求精椠,独嗜宋刻”(洪亮吉《北江诗话》),有专门收藏宋版书的“百宋一廛”,还有因藏有毛晋藏宋刻本《陶渊明诗集》与南宋刊本《汤注陶诗》而得名。



《文选》是财朝梁萧统主持编撰的一部诗文集,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
五代时期即已开始雕版印刷。此部北宋刻递修本《文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李善注本《文选》虽是残帙却保留了早期李善注《文选》的面貌,反映了北宋早藏刻本的情况。



黄丕烈所收的陶集。黄丕烈是清代知名的文献家,郑伟章在《文献家通考》中称其为“乾隆、嘉庆间文献之宗主”。黄丕烈藏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好藏宋元旧刻。黄丕烈自称“佞宋主人”,他“第求精椠,独嗜宋刻”(洪亮吉《北江诗话》),有专门收藏宋版书的“百宋一廛”,还有因藏有毛晋藏宋刻本《陶渊明诗集》与南宋刊本《汤注陶诗》而得名。


王摩诘文集十卷 (唐)王维撰 宋刻本 袁褧题款 顾广圻跋 十一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中国版刻图录》称:传世蜀本唐集分为十一行本和十二行本两个系统,其十一行蜀本,旧谓北宋刻本,实刊刻于南北宋之际,厚世仅《李太白文集》、《骆宾王文集》、《王摩诘文集》三种。今存各类王维文集版本中,此宋蜀刻《王摩诘文集》时代最古,研究价值极高。
那么问题来了,钱曾《读书敏求记》卷四《王右丞文集》条云:“此刻是麻沙宋版......”到底是哪里的?









周必大的另一部刻书,欧阳文忠公集


东坡乐府二卷 (宋)苏轼撰 光延祐七年(1320)叶辰南阜书堂刻本 黄丕烈跋 十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
《东坡乐府》是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集。元延祐间括苍人叶辰云间(今上海松江)南阜书堂刻。赵万里先生称之为今日所见东坡词最古刻本,也是传世东坡词最重要的刻本。卷首有黄跋。

稼轩长短句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辛弃疾的词集。约成书于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辞世之后,自宋代起就有多种版本流行。传至现今的版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四卷本,一是十二卷本。四卷本基本上保持了宋本的原貌、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为研究辛弃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收词较少,比十二卷本几乎少了三分之一。国家国图书馆藏元大德三年(1299)铅山广信书院刊本《稼轩长短句》为十二卷本,共辑录辛弃疾词五百七十三首,传世孤本,卷十二后有“大德己亥中吕月刊毕于广信书院,后学孙粹然、同职张公俊”两行。
此本全书采用行书写刻上版,笔墨飞舞,如龙蛇际空,字画圆润秀丽,疏朗悦目,独树一帜,是元代刻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此书与元本《东坡乐府》并称海源阁藏书双璧。























《梅花字字香》为元郭豫亨集古人咏 梅诗句而成的一部咏梅诗。郭豫亨,自号梅岩野人。元至大刻本前有其自序。
此书书名盖取宋晏殊词“唱得红梅字字香”句。
《梅花字字香》成书于元至大辛亥(1311),文人爱梅积习难改。郭豫亨在古人咏梅诗作中反复玩味,从中采摘咏梅之佳句,通过意义的推敲,韵律的协调,再连贯成诗,为梅花诗一百首。此书刊刻风格有宋遗韵,行格疏朗,字画古劲,钱遵王《读书敏求记》评为“亦如梅之老干虬枝,亚影疏窗,殊可爱也”,为元刻中之上乘之作。



梅花百咏一卷(元)韦珪 撰 元至正刻本 黄丕烈跋并题诗九行十六字、黑口、左右双边。
此元刻本《梅花百咏》纸墨精雅、行格疏朗、字体秀劲,为元刻之上品。此书先后经姚虎臣、陈、黄丕烈、汪士钟、杨以增等名家递藏。
元刻本《梅花百咏》为元人韦珪的咏梅诗集。韦珪酷爱梅花,其诗书室即名为“梅雪窝”。此书传本绝少,乾隆时修《四为全书》未收入,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倪灿、卢文弢《补辽金元艺文志》、金门诏《补三史艺文志》亦均未著录。明嘉靖时国子监先无锡人王化醇(字和甫,号应峰)因喜好集前人的咏 物诗,辑刻有《梅花百咏》三卷,其中收入元人冯子振的《冯海粟梅花百咏》一卷、元释明刻《中峰禅师梅花百咏七言绝句》一卷、韦珪《韦德珪梅花百咏》一卷。这也是元刊本《梅花百咏》之外,仅知的另一刻本,亦藏国图。




以下官宣




开展公告|“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开展公告
2019年9月7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二、三、四展厅正式开展。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为全面阐发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精髓,充分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相关单位在中华典籍传承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果,特举办本次展览。希望通过精炼深刻的图文内容,珍贵罕见的古籍善本,丰富新鲜的科技互动手段,为观众奉献一场“让古籍活起来”的精神文化盛宴。
本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及各参展单位协办,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330余种。
第一展厅主题为“国宝吉光”,分为“厚德载物 与时俱进”“鉴古知今 汲取智慧”“学说纷呈 匠心天工”“华章焕彩 翰墨流芳”四个主题单元,还有独立单元“典籍总汇 文化渊薮”和 “激活经典 熔古铸今” 专题,以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为线索,展现历朝历代在哲学、思想、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的伟大成就。
展品汇集国内2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藏珍贵文献100余种,大部分展出文献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包括已出版的18种《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原本;海内孤本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扬子法言》;来自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里耶秦简首次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源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及河南省图书馆藏文渊阁四库全书删余稿《明文海》等同台展出。同时为纪念司马光、曾巩诞辰一千年,展厅内将展出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元丰类稿》。
附展品目录:












借纸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朝鲜本?和刻本?活字本??? (30人喜欢)
- 图书市集上体验了一把卖书人角色 (21人喜欢)
- 简单爱——古籍修复日常使用工具 (42人喜欢)
- “付之梨枣”——与梨花有缘的原因 (22人喜欢)
- 三星堆笺谱 (3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