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东西吧
二零一九年八月中旬,终于把河北省放进了旅行规划之中,并在八月底将这一规划付诸实践。在旅行中遇见了很多新鲜的奇特的事情,但是又没有那么连篇累牍的大道理或者想法,索性就遇到什么就写点什么吧。
24号坐上了从济南到北京的火车,但是没坐高铁而是坐了普通的火车,因为买的是硬卧所以在火车上睡了好几觉。但是在火车上第一次睡着一段时间之后被一个小孩哔哔醒了,听声音也就六七岁,但是他一直说一直说而且还不老实导致他的母亲一个劲在让他老实点。快到北京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准备着下车,我也通过声音辨认出了那个小孩,还是跟他妹妹在窗户边嬉闹,他看着窗外的高楼说中国第一高楼在哪自以为很博学,最后来了一句“我们上海要建中国最高的楼”,这可把我整乐了,这条火车并不经过上海而且他母亲的口音明显也不是上海口音,这精神上海人可真可笑。
第一天晚上在北京坐地铁回酒店,从某个站上来一位外表年龄看起来三十加的男士,但是当他掏出手机解锁屏幕,突然播放了动画版西游记的片尾曲,那一声“猴哥猴哥”把我震惊到了。
第二天整个白天都在国家博物馆,因为一开始入馆的时候以为存包处在馆内,所以我所有的行李就背了一整天。看到四五点的时候已经累得走不动了,但是因为火车晚上八点才开而且周日国博开到九点,所以打算再拖着疲惫的身躯看两个展。在微信公众号了解了展览分布之后本来打算看甘肃省的展览,但是不知是因为我去晚了还是这个展览已经过期了,总之是没看成。当然看过了举世闻名的复兴之路展览,因为一开始弄错了方向,所以是倒着看完的,也就是说从十八大以前到鸦片战争。最大感受就是,这就是一个实物版的高中历史课本,这里的历史叙述模式完全就是历来形成的近代史叙述模式。
第二天晚上十一点到了宣化,或者说明代的宣府。第二天早上出了酒店顺着宣化最主要的南北主干道向北走,看到路边有个早餐摊就坐了下来,要了一碗豆腐脑和两根油条,这次吃的油条绝对是我吃过的最大的油条。不过地摊确实不太卫生,我在豆腐脑里找到了洗碗钢丝球的碎屑。

在宣化大新门旁的一家超市里买到了一包长城牌的牛奶,这包牛奶的保质期只有5天,大概是我喝过保质期最短的牛奶,而且味道也非常好。以前总是喝蒙牛伊利的盒装奶觉得牛奶味道都差不多,后来接触到了一些保质期短的牛奶才慢慢品尝出来不同。

从宣化比较开阔的地方向北望去是连绵不断的山,由于我去的那一天上午略阴沉而且不时有风吹来,使我感觉略微有些异样的寒冷,因为这个季节在山东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大概明代的边疆也是这样气候吧,更短的夏天,更长的冬天,和诗歌中常常描绘的萧瑟衰败也产生了共鸣。

总的来说,在宣化因为是周一,所以整个行程几乎是被拒绝的,宣化博物馆、天主堂、大新门,辽墓群还有两家书店,我全都被拒之门外。最后在一家新华书店落脚,因为比较疲惫,所以几乎整个下午都在这个书店。当我坐在座位上读着一部白居易诗歌选集时,旁边一位陪孙女的奶奶在看一本注音版的《七色花》,我一转头就看到了一句“珍妮,我的小淘气”,但是我却再也没有从书架上找到这本书。
在离开宣化的路上还没有天黑,火车经过一座和我在山东见过的不一样的山,我盯着这座山看了好久,但是说不出来这座山有什么不一样。

还有离火车轨道非常近的公路。

也是在离开宣化的火车上看到的湖,落日的光线和云朵混合起来呈现出一种近乎的粉色,笼罩在平静的湖面上。

在保定的第一天早上吃到了非常香的驴肉火烧,保定的驴肉火烧用的饼是圆形的,夹的驴肉满满的向外溢出似的。因为早上就吃了一个意犹未尽所以中午又吃了一顿驴肉火烧。

在保定总督署坐着休息的时候,掏出了之前在宣化买的一块巧克力,但是吃着吃着我就觉得有些口渴,于是掏出水杯却发现水已经喝光了,于是只好掏出一个塑料袋把没吃完的巧克力放了进去。我的动作被坐在旁边的一位保洁阿姨看到了,她以为我是想用塑料袋把垃圾装出去的,于是对我说可以把垃圾扔到附近的垃圾桶。我说我吃着吃着有些口渴所以装起来过一会再吃,她问我需不需要水她可以给我倒,我明白她的好意但是还是拒绝了。她和我攀谈起来,问我是不是学生放假出来玩的,又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我对历史感兴趣,她热心地向我推荐旁边的古莲花池和保定军校。本来我没有把莲花池纳入行程,最后还是在第二天上午逛了一圈,还是有意外的发现的。

满城汉墓是汉代中山王刘胜和其配偶的墓葬,建在拔地而起的一座山上。两个人葬在两座墓中,深入山体还渗水,所以墓中非常冷,所以进去的时候把外套穿上了。其实墓中的文物都已经运走了,里面摆放的器物基本上都是仿制品。墓道已经被铺上了地砖,而且各个地方都安装了电灯,而且墓室和墓室的门甚至都用水泥重新固定了。于是我想所谓的旅游开发也不过是破坏的一种罢了。
在汉墓的山下从售货机里买了一听雪碧,坐缆车到山顶又走了几步到了一个开阔的平台上,看着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打开了那听雪碧畅快地喝了起来。一股豪迈之气。


晚上在保定市区闲来无事,于是又打起了书店的主意,这次去了一家私营的书店,但是就我的专业来说,书架上的书还是比较丰富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和上古等几个出版社都有专门的书架,而且几乎都是非常新的书。当时挑了一些书但是因为考虑到下面还要去很多地方,所以又被我放了回去。仇鹿鸣的问彼嵩洛,葛兆光的唐诗选注,佛在敦煌和襄阳耆旧记等等。后来问了店员为何他们店里的书都是新书,她们说会定期退货的,所以我不太可能在这里捡漏了。
在保定的第二天晚上,因为今天已经把一些用不着的衣服什么的放在酒店,但是这一整天背着包还是感觉很沉,所以晚上就把所有的行李找出来平铺在床上,但是除了那把大雨伞以外感觉没什么特别沉的东西,可能就是积少成多吧。尤其是在又加了两部书以后,《荆楚岁时记》和《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在看过杨念群的《儒学地域化》之后,在保定的第二天古莲池里的莲池书院有介绍这个书院到光绪年间教起了古学,是不是就是有些就往转向考据学方向了?
在莲池还碰到一位玩玩具的阿姨,玩具的名字我忘了,就是手持一根棍,用这个棍挑动另一根皮质的两头有毛球的棍使其在空中转动。
河北大学宋史中心的门口立着一尊祖冲之的雕像,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查了一下才知道祖冲之是保定涞水县人。但是祖冲之也不是宋朝人啊。

在保定东站有些懵,在站外看到的售票处的标识指向安检处里面,我在外面徘徊了好久终于有些懂了,可能先安检再取票,事实上也是如此。在月台上吃了一份金拱门的薯条。

在保定到石家庄的路上,越来越感觉华北平原是真的平,东边也靠海,这么好的地理条件,可是怎么就发展不起来呢?【手动狗头】
我在保定的这几天天气都不错,虽然刚看到前一年中国空气质量污染天数最多的前十个城市里面有保定。
此外保定的蓝色共享单车非常多,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非常友好。就这一次出行来说,衡量一个地方对外地人友好程度的指标一个是能否手机乘公交,另一个就是共享单车的普及程度。
从石家庄市区去赵县的路上,坐在一辆脏兮兮的公交车上,座椅的头部套着一个罩子,所有罩子面向后的一面印着一家培训机构的广告。这家培训机构专门培训各种小吃的制作,上面的培训项目几乎包括了所有我见过的没见过的小吃。当时我还数了数这些的小吃的样数,但是最后还是落脚到历史学上了。这么多种的食物名称归纳到一起,哪怕是个残篇,如果以古代的物质和文本保存手段与条件流传到后世,那也是后人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物质生活的一件非常有价值的材料。但是并不这么简单,这些小吃原产于全国各地,但是全国的小吃多得不计其数,只有这些小吃被纳入工业化的程式生产,而且又扩散到全国各地,说明这些小吃本身含有批量复制与扩散的内在条件,比如原材料易于得到,制作过程简单上手,食物的口味不会过于怪异而不能被大多数接受等等。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没有被纳入工业化生产的更多地方性小吃,很有可能被这些“繁殖能力”更为强的“克隆人”压缩生存空间,下一代乃至下下代人渐渐熟悉了这些可以批量生产的食品的味道,原有各地的不易纳入工业化生产的地方性小吃渐渐受众越来越少,而且随着制作手艺的渐渐失传等等,一批地方性小吃则会被渐渐淘汰。

在赵县的时候突然意识到石家庄的古迹不应该在市区,因为明代真定府治在现在正定县,于是急急忙忙从行程中加入了正定,计划第二天在看过河北省博物馆之后下午去正定。
赵州古城墙旁的蚂蚁特别大。

河北省博物馆也没有一个按照朝代排序的历史展览,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思考,那就是既然没有政治上或者事件史上的连续性,那么物质文明是否存在连续性。比如说,省博里有个满城汉墓的展览,里面展览的就是从满城汉墓出土的文物。但是汉初诸侯王用的这些青铜器或者陶器的技术是否和之前存在于燕赵大地的赵国,中山国乃至更早的早商文明有前后继承的关系呢?我相信那个时代的技术是有地域性的,但是在地域性之中是否就存在连续性呢?在早商文明迁走都城以后这里的人民是否还掌握着之前的冶炼铸造或者烧制技术呢?同理中山国和赵国灭亡以后当地人是否也掌握这些技术?
正定的旅游开发和设施还是比较不错的,就是没有可以用的共享单车。原来的城墙被修缮一新,城墙里面就是非常大的停车场。沿着主干道也都是面向游客的消费场所,在正定第一次吃饸饹面。



正定城南部主干道两侧几乎是清一色的清真饭店,因为找共享单车的缘故钻进一个巷子里,绝大多数的住户门上镶嵌的瓷砖也有火焰似的符号。不知道当年xdd在这里工作的时候是如何协调民族关系的。
正定的音乐喷泉会播放一些西方音乐,刚才南门外的护城河上的音乐喷泉也是。不知这是否体现了个人偏好。

正定城内至少有五座佛寺,其中只有隆兴寺还有比较完整的建筑,其他的基本都剩一个塔了,而比较完整的隆兴寺却没有另外四座寺那样的塔。




29号走了两万五千步,这几天最多了。
从石家庄到邯郸也是晚上九点多块十点了,但是从火车站到酒店的公交车在半路上却堵得和翔一样,几百米的路走了二十分钟,而且还不时飘来刺鼻的油漆味。等到要过路口了才发现原来是在划斑马线什么的工人在施工。
在邯郸第一天的早上在去坐公交车的路上买了个掉渣饼,因为加了一个鸡蛋和一个鸡柳,当我问多少钱老板给我说“shikuai”,我也没多想就用支付宝付了十块钱,但是老板听到提示音以后却又说了一遍,这次我听明白了,是“四块”,后来他又找给我六块现金。
在响堂石窟附近有一条铁道,我走到距离铁道20米的时候开过来一辆火车边开边鸣笛,笛声因为离得近所以听起来特别响。行吧,这也应了“响堂”的地名。

邯郸新华书店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史类书籍。
在邯郸第二天晚上吃过晚饭,正好路过一个喷泉,虽然没有泉城广场的喷泉那么壮观,但是还是坐下来听完了一首歌,歌曲是《大海啊故乡》。

邯郸第二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店里在放《因你而在》!

最后在想,河北那么大,我还没去邺城呢,可邺城在哪儿?
-
雄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24 19: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