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C杂记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而我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距离东海岸之行结束已经快两个月了。之所以没有提笔写游记,是因为七八月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猝不及防的离别,以及因临近毕业而陷入的再度迷茫...六月某日和八月某日陷入了相似的彻夜失眠。前者是迫不及待地想入睡,后者是刷着视频等天明。其实直到8/6前,我都不能确定自己这一年半来做的选择是否正确,也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如果是期待中的结局,那就继续不顾一切地前行吧~
关于东海岸的诸多细节都记不太清了,兴许只能写出一些大概。只是这几天想着,自己是否还有除专业以外的其他人难以取代的特长。想来想去,可能也只有写作了吧。
纽约是全美最独特的城市,也是唯一一座与上海有点像的城市。但是如果以我的有限的辞藻来形容它,和上海似乎又没有太大关系。对它的描述,概括为“脏乱版东京”。从Jersey乘坐path去世贸中心,看着车厢内西装笔挺的人群,以及因时间来不及在座位上默默化妆的OL,脑海里浮现的竟是在新宿站乘坐JR时看到的相似场景,这不就是东京嘛!与美国的其他城市相比,纽约人的脚步节奏要快出好多~这与上班高峰期间上海地铁站内的节奏基本持平。快节奏带来的紧迫感,反而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些许生机。生活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着万千可能。这是纽约最让我喜欢的点。沿海的Brooklyn公园,随处可寻的日料韩餐,街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人,曼哈顿与泽西市隔海相望,总隐藏着和东京相似的点。而上海与它们相比,终究是本土化大于国际化。即使许多设施(如地铁站)早已破旧不堪,新建的The World Trade Center Transportation (Oculus)和The Vessel (Hudson Yards)与发达国家其他城市更新的速度不相吻合,尤其是新开的MUJI简直是爱死了~>.<但是依然对这座城市没有太多期待抑或向往。倒不是因为它的脏乱,在此方面我对三藩容忍度更低。不喜欢它,是因为晚上从Jersey Path车站步行到我们下榻的Airbnb途中荒无人烟,路灯稀少的街道..与曼哈顿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偌大的城市,即使热闹非凡,倘若没有熟悉的亲人或朋友,还是会有种无穷尽的孤独感。其次不喜欢的点是因为纽约的物价颇高,在此就不必一一列举。
离开纽约出发至华盛顿途中,在费城Chinatown吃了一顿烤鱼,本想在费城好好逛逛,无奈突然下起了大雨。并在行驶途中转为雷暴雨。磅礴的大雨模糊了车窗视野,只能打开双跳灯艰难前行。而路上的三次警报和一次雷击声吓得我惊慌失措。想起了在奥兰多的车祸..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生与死可能只取决于一秒。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感恩身边的美好。
上海和芝加哥,是两座给我带来满满亲切感的城市。只是即便如此,还是会有感觉陌生的瞬间。比如刚下飞机就在浦东机场站被插队,比如红线Chinatown站又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假如有一天不得不离开,还是会有难以描述的情绪...再扯下去就跑题了,就此打住。
2019年9月5日 写于上海





-
南龙际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1 13: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