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间做高低台面好吗?
首先先解释下厨房高低台面是如何而来:
一个标准厨房由择/洗/切/炒/熟即择菜、洗菜、切菜、炒菜、承盘这几部分组成,而不同的功能从舒适角度上看对于高度的需求不同,如前面的择菜、洗菜、切菜根据人的平均身高看要在850-950mm高,这样在操作时不弯腰能避免腰部肌肉酸疼;
而炒菜部分则在700mm高,炒菜区偏低是由于炒菜区台面并非最终操作面,超出操作面的有燃气灶的支架,以及锅具,在这些物品的加成下,才是实际的炒菜区操作高度,如统一高度,将炒菜区和其他操作区一般高度,那炒菜时又会撑着胳膊,也是难受。

厨房高低台面从理论角度来看自然是有利无弊,但所有的理论都要落入实际生活中时,优越的理论就要增加前提条件了;
为什么高低台面有对环境的限定条件?
高低台面破环了橱柜整体的一致性,如厨房面积不大的情况下,促使实用性进一步降低,在厨房操作时满当的台面会因为高低的落差产生物品摔落的情况,为了避免该情况就会有意提防,从而降低了台面的实用性,尤其是影响备菜、切菜及电器的摆放。

台面的高低差亦会产生卫生死角,以及在柜体转角处更难使用的情况。
高低台面的前提条件或者适用环境是什么?
我们日常多见的厨房有I、II、L、U四种,但从扬长避短的角度看,只有II还算合适,II合适的前提是择菜、洗菜、切菜在一侧,炒菜、承盘在另外一侧,这样单侧台面高度都是统一的,有效避免高低差可能产生的意外。
那I、L、U就没救了吗?也不是,I、L、U想要高低台面就得让厨房“干湿分离”,可能大多数人只听过卫生间的干湿分离,厨房的干湿分离估计是第一次听说,本质上就是把烹饪区(炒菜区)独立出去,让其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其他功能(择菜、洗菜、切菜)在另一个空间,这样不单是解决了台面高低差可能产生的意外,还有效处理了油烟问题,剩余的功能进可以开放,退亦可密闭;

当然,这种形式大多是户型变更后产生的,在原始户型多不具备该可能。
几个实例:

如图片这种情况,更适合将烹饪(炒菜)在岛台,或将洗菜池在岛台,满足高低台面的同时,也避免橱柜死角;

L型橱柜的高低台面实例,明显突出了其高低落差,但死角和不完整性也全中了;

同样是L型橱柜,这种就很适合做高低台面,所谓成也烟道,败也烟道,以寻常来说,该烟道位置实在不佳,但对于高低台面来讲就是最大的利好。
烟道正好占用了柜体交接产生的角落,同时烟道所处的位置也正好将高低台面各自完成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