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安息之地和饺子)
今天是周一。所有博物馆都会休馆。按照原定计划今天主要是游览红场,但是军乐节打乱了计划。虽然昨天活动已结束,预计清场也得花不少时间。考虑后决定今天去新圣女公墓。
新圣女公墓的位置在莫斯科西南,从我们住的位置回去不到8公里,如果是我一个人的话说不定会选择步行过去。乘坐地铁则只需要搭乘1号线6站就能到。说起莫斯科的地铁,前几天我提过和圣彼得堡的一样,经过这几天体验还是有很大不同。圣彼得堡的地铁很老,基本上还是苏联时代遗留的;莫斯科作为首都和大城市则要复杂一些。首先肯定还是用了前苏联建设后遗留下来的底子,然后各个车站和各条线上跑的列车可能会有升级和更新,更新情况也根据时间不同而有差异,另外还有新建的线路。最老的,基本上保留原貌的列车,比如我们坐过的1号线和2号线的一些,就和圣彼得堡的一样是最老式的蓝色铁皮车厢,每一节车厢之间是封闭的不能跨车厢,隔音几乎没有,两个人得脸贴脸才能听清楚彼此说话;车厢里只能听广播和看贴的线路图。稍微新一点的车厢内有滚动屏报站,而最新的列车基本上就是国内标准了。隔音良好,有电视屏显示到站情况。地铁站因为在前苏联建设时本身也作为人防工程的一部分,都挖得很深,起码地下3、40米起走,进地铁需要坐很长扶梯下去。新建的线路比如7号线就和现在普遍的一样不会特别深。
关于新圣女公墓,这里是一个安葬俄罗斯(前苏联)社会上知名人士的公墓。平时接待游客参观,只要花300卢布购票就可进入。要注意的是和八宝山并不一样,八宝山接受的都是烈士或者高级政府领导,而在新圣女公墓里当然也接受政治家,军人和将领,但是更多的是艺术家,音乐家,电影导演,演员,设计师这类;另外也有一小部分和俄罗斯有密切联系的外国人安葬在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圣女公墓并不只是一个埋葬死者的地方,在这里汇集的是俄罗斯人伟大的文化,艺术和传统。我认为这也是公墓之所以对外开放的原因,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能接受这种历史和文化氛围的感染。当然来来往往的旅游团我想还是不要想太多。
我们进去购票后,工作人员还建议我们花200卢布买一份中文地图,地图上除了标示整个公墓外,还会列出一些特别有名望的人士的信息和安葬位置,我建议有兴趣仔细参观的人购买。购买地图后工作人员还用笔帮我们标出几个最知名的人士安葬位置(叶利钦,赫鲁晓夫,图波列夫,契柯夫这些,其实基本上就是旅游团进来走的建议路线)。实际上这里安葬的名人远不止旅游团路线常见的这些。即使公墓中大多数苏联/俄罗斯名人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简单列举一些名字应该就有很多人或多或少会有反应: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的妻子,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米格设计局创始人之一米高扬,苏霍伊设计局创始人苏霍伊(实际上苏联时代的飞机设计师这里几乎集齐了),中共领导人王明。
新圣女公墓另一个很著名的地方在于墓园内的墓碑设计非常有特色。园内的大部分墓碑都没有墓志铭,其墓碑造型本身就标示了安葬者的身份和生前从事的事业和取得的成就。观赏这些墓碑设计本身就不亚于参观一座博物馆,也反映了俄罗斯人的艺术气息。










墓园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只是匆匆一瞥不过10分钟的事,但若是要仔细欣赏则要花很长时间。我们就在这耗进去大半天时间,出来已经过了5点。能看出来公墓因为这么多年不停有人加进来,很多空位是加塞过的,原本墓碑前后都有小道,有些地方已经变成墓碑紧挨,还能看到以前小道的位置。另外比较遗憾的是墓园东区目前保养状况不是很好,杂草已经很高了,感觉非常可惜。我甚至都有给普京写信反映这个问题的想法了……
从公墓出来,走附近的铁路桥过河,又走了2、3公里去别的地铁站,然后直接坐到红场旁,去尝试饺子。我们点了熊饺子和鹿饺子。熊饺子的肉稍微有点粗,但是味道没有什么奇怪的,算是很中规中矩。鹿饺子非常非常骚,且在口中久久回味,非常可怕。
吃完我们去57号餐厅另外单独吃了点,然后回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