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
下午在客厅上网,都忘记了今天要去曲江音乐厅看演出的事。
昨天玩的有点疯吧,不过确实挺喜欢吉祥和大东这两个万活。
看着表五点了,迅速炒了米饭,和大熊一起吃罢,赶往音乐厅。
在门口听到有人在叫,原来是恩恩额恩两个也来看演出。不过人家是工作,带着记者证也不需要票,多好。说是让我帮着拍照,好么,记者证我带上,票给你。
今天是美国的艾灵顿公爵爵士乐团演出。
他们乐团属于老派的爵士,也听不太懂,感觉到是很正宗的爵士,毕竟是发源地么。那是人家的民乐。
一色的铜管。小号,长号,高中低音萨克斯风加上钢琴爵士鼓和大贝斯。
第一次到这个音乐厅听音乐,有点不适应,热,拘束很,动不动被红激光手电照。
好在带着记者的牌子。窝在一个不干扰他人的角落一边听一边拍照,好好给人家交差,别掉链子。
以前学过小号和萨克斯,对管乐也是很有感情。知道里面的艰辛和乐趣。咱国产的乐器质量很差,尤其是萨克斯风。经常你面对的是连老师都很难吹的乐器,更不要说初学的人了。记得以前学习萨克斯时,书里面有一句话讲的很经典:尽量选择好的乐器来用,否则会影响演奏者的热情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印象。是啊,以前用国产的两千多一只的。那个音准确实不好。这么复杂的乐器,很精密,各个环节都极其讲究。你想啊,乐器本身音不准,你一边吹奏,还要注意乐器的哪个音高了或者低了,到了那个音就需要你去调整气息和口型来微调,多耽误事。后来去北京看乐器展才知道,光一个法国产的金属笛头就几千块。自从我用上YAMAHA的萨克斯后,就再不想用国产的了,那只管子不但音准,而且有一种独特的音色。我第一次用它吹完,就笑了,太喜欢了,就感觉一下子从旧社会进入到了新社会的感觉。后来见范小宁演出用的萨克斯,她的是意大利产塞尔曼牌的,要几十万吧。她同意让放我试试,我抓到手上就又笑了,那感觉就像是带着个很舒服的小手套一样,手的每个位置都极其舒服。
古人说的没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家吹小号的感觉就像中国人吹唢呐,前面拿一个碗形的东西在弱音和改变音色。黑人吹萨克斯,乐器简直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气息,指法流畅的不行,看的大家一次次鼓掌喝彩。
很喜欢一个吹长号的老头,一脸的沧桑,感觉像日本人和黑人的混血,站到前面吹了一段,一转身直接走了。
散了场,看着相机里的照片很满意,真不错。
赶回店里,继续我的演出。人不多,气氛还不错。
要是有人给我伴奏,我也想来吹段萨克斯。。。
昨天玩的有点疯吧,不过确实挺喜欢吉祥和大东这两个万活。
看着表五点了,迅速炒了米饭,和大熊一起吃罢,赶往音乐厅。
在门口听到有人在叫,原来是恩恩额恩两个也来看演出。不过人家是工作,带着记者证也不需要票,多好。说是让我帮着拍照,好么,记者证我带上,票给你。
今天是美国的艾灵顿公爵爵士乐团演出。
他们乐团属于老派的爵士,也听不太懂,感觉到是很正宗的爵士,毕竟是发源地么。那是人家的民乐。
一色的铜管。小号,长号,高中低音萨克斯风加上钢琴爵士鼓和大贝斯。
第一次到这个音乐厅听音乐,有点不适应,热,拘束很,动不动被红激光手电照。
好在带着记者的牌子。窝在一个不干扰他人的角落一边听一边拍照,好好给人家交差,别掉链子。
以前学过小号和萨克斯,对管乐也是很有感情。知道里面的艰辛和乐趣。咱国产的乐器质量很差,尤其是萨克斯风。经常你面对的是连老师都很难吹的乐器,更不要说初学的人了。记得以前学习萨克斯时,书里面有一句话讲的很经典:尽量选择好的乐器来用,否则会影响演奏者的热情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印象。是啊,以前用国产的两千多一只的。那个音准确实不好。这么复杂的乐器,很精密,各个环节都极其讲究。你想啊,乐器本身音不准,你一边吹奏,还要注意乐器的哪个音高了或者低了,到了那个音就需要你去调整气息和口型来微调,多耽误事。后来去北京看乐器展才知道,光一个法国产的金属笛头就几千块。自从我用上YAMAHA的萨克斯后,就再不想用国产的了,那只管子不但音准,而且有一种独特的音色。我第一次用它吹完,就笑了,太喜欢了,就感觉一下子从旧社会进入到了新社会的感觉。后来见范小宁演出用的萨克斯,她的是意大利产塞尔曼牌的,要几十万吧。她同意让放我试试,我抓到手上就又笑了,那感觉就像是带着个很舒服的小手套一样,手的每个位置都极其舒服。
古人说的没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家吹小号的感觉就像中国人吹唢呐,前面拿一个碗形的东西在弱音和改变音色。黑人吹萨克斯,乐器简直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气息,指法流畅的不行,看的大家一次次鼓掌喝彩。
很喜欢一个吹长号的老头,一脸的沧桑,感觉像日本人和黑人的混血,站到前面吹了一段,一转身直接走了。
散了场,看着相机里的照片很满意,真不错。
赶回店里,继续我的演出。人不多,气氛还不错。
要是有人给我伴奏,我也想来吹段萨克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