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青铜器用途分类汇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沂水临风”,为了更好阅读排版体验,欢迎关注欣赏
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青铜时代是在商周时期,诡异而绚烂。这个时代里最伟大的发明就是 青铜铸就,甲骨绘成。
青铜器
远古的青铜器其实本色都是金灿灿的,只是历经岁月斑驳,埋藏生锈才变成了青绿色。
如今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一片黯然死寂,在当时可是金碧辉煌,璀璨耀眼的。
品类繁多的青铜器,大致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及杂饰类。
今天汇总一下,供你参考,点开图片可缩放查看。

这里只是按照用途场合分类汇总了一下,其实还有多个维度,比如纹饰满是妖魔鬼怪,牛鬼蛇神,魑魅魍魉,天真狞厉。封面图就是来源于网络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
汉字
上面汇总表中可能有一半的文字,现在都已经不常用了,或者意思已经今非昔比了。
汉字真是博大精深,神奇巧妙。比如青铜器中当属第一的最重要礼器——「鼎」。

「鼎」字,从最早的甲骨文即为象形,有耳有足,中间一个大肚子放食物。
(PS: 这么可爱的字,古人交流不会误会成猫咪么)
还有我最喜欢的「鬲」,因为经常会在博物馆看到,三只脚站着,胖嘟嘟的样子,很像个外星人。

现在我们都知道三点确认一个平面,古人做鬲的设计也是三足的。因为一旦再增加一个支脚,那么就会过约束,对工艺控制要求提升太多,否则很容易晃晃悠悠的。
看上去「鬲」字和文物没什么联系,那么我们来翻一下古文字:

是不是马上就看懂了。这让我想起来老师常讲字如其人,我现在相信了,还更加相信,字如其物,物如其字。
其实这些古文字,我们此时无法知道准确读音了,但是从造型很容易能知道它们的意思。因为甲骨文不是拼音文字,是象形文字,是现代拼音文字的直系祖先。
不过正是这样重理解轻发音,容易辨识,使得不同方言的部落可以接受融合,中华文明才能由此延续三千多年。
说到没有发音束缚的文字,我就想到了电影《降临》里外星人的文字了,你们看外星人像不像一个很多脚的鬲。

电影里外星人使用非线性禅圆文字,由此他们有与人类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时间观被颠覆,前因后果逻辑关系都不重要,学会就可以预知未来。文字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中国的字表意,西方的字表音。都对各自的文化思维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西方思辨创新,中国玄之又玄,那么中国汉字又是缘何而来呢?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
大概意思是说,仓颉创作了文字,天地造化已不能隐藏秘密了,所以上天感动得下了一场粟雨;妖魔鬼怪也不能隐遁形迹了,所以鬼怪惊吓得夜间大哭。
从此结束结绳记事、栔木为文的时代,开始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汉字文明。
— 完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沂水临风”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7 1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