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离开伦敦之前
八月底的伦敦已经可以看到秋天的踪迹了——清晨的寒气,傍晚的冷风,泛黄的树叶,只有午间的阳光提醒着大伙儿,“夏天还没走尽呢”。自然世界的季节交替,仿佛在人们的身上只体现在多了一件外套,白日的忙碌依旧在继续,夜生活的霓虹也还在继续,工作日与周末无异——伦敦,永远都活跃着各种颜色,各种声音。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穿梭于大伦敦的街道,如同血液在城市的血管中流淌着,让这座城市充满生机。在离开伦敦之前,我一个人回到金丝雀码头仰望曾经工作的公司,寄走了给远处的人的明信片,之后往返于泰晤士河的南北岸,打卡那曾经出现在课本上的、影视作品里的、还有口耳相传的地标——伦敦塔、千禧桥、圣保罗大教堂、泰特当代艺术馆、伦敦眼、大本钟、博罗集市、海德公园等等。
在伦敦的三个月即让我有机会深入的体验这座城市,但同时又难以摆脱“游客”心态。2019年的暑假,我体验了金融银行业的工作,蹦迪到天明的放肆,各种酒精微醺的夜晚,随时想去就可以去的音乐剧,甜蜜的约会;但此时此刻,我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没有体验的事情,还有想发展却无奈停止的恋情,有想看却没机会看的音乐剧,有想继续和朋友一起体验的主题乐园、电影和酒吧,有还没有蹦过的gay club,还有很多集市没去,有很多想研究的书店没逛...在伦敦,每天都有太多太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着,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有太多太多来来往往的相遇和离别——而这些经历过的、遗憾错过的终将成为我内心最美好的、最念念不舍的回忆。那些遇见的人和共同经历的事情,让我牵挂着这座城市,给予我动力在未来再回来。
在伦敦将近三个月,让我度过了24年人生里最为美好、充实的暑假。这座城市的精彩与多元给了我许多动力与希望。我期待着以后在一个包容的大城市和一群喜欢的人在一起生活。这份期待随着离开时刻的到来反而愈来愈强烈。想要在伦敦、纽约、加州或者任何一个大都市扎根,需要决心与勇气,也需要非凡的努力。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2019年八月末,记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