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斯咏 匡
口述:彭明道(69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湖南广播电视厅退休干部)
时间:2007年7月11日下午5点
因为研究毛泽东诗词,我对陶斯咏有点了解。但了解不是很多,长沙和湘潭的党史办和史志办,周南中学,省档案馆,都查到了,但没查到什么,她的资料少得可怜。
她是湘潭人,湘潭哪里的,搞不清。她比毛泽东小三岁。1916年考到朱剑凡的周南女中师范二班,向警予是她的同学,劳君展(1900—1976,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教育部参事)1919年加入新民学会,就是她介绍的。
她考进周南前,结过一次婚。结婚没好久,她丈夫就去世了。她到周南读书的时候,22岁了。我在《新民学会通信集》里看到向警予给她写的信,喊她“毅姐”。她的本名是陶毅,斯咏是字。
陶斯咏毕业后就留在周南中学教书。现在周南中学的名师榜上,还有她的名字。
1920年吧,易礼容(新民学会会员)、毛泽东他们在长沙大公报上登广告,发起成立文化书社。文化书社是做什么的,卖书的。主要是卖一些进步书籍。
陶斯咏加入了这个书社,她拿了10块光洋出来。拿10块光洋的只有3个。姜济寰一个,毛泽东一个,再一个就是陶斯咏。姜济寰是长沙县的县长(知事)。其他,周士钊拿了2块,易礼容拿了一块。
文化书社成立后,易礼容是经理,毛泽东是特别交涉员。进货、和外界打交道基本上是毛泽东。陶斯咏只是普通会员。
1921年元旦,新民学会的成员到周南聚会。这一天落雪,毛泽东、陶斯咏他们在周南照了张相。这张相现在还在周南中学。
也就是1921年,陶斯咏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去进修过一年。这年7月,毛泽东收到共产国际寄来的200块光洋,喊老大哥何叔衡一起去上海开会,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一大开完,每人又发了50块光洋。陈公博带着他的老婆杭州玩去了,别的也个干个的事去了。毛泽东返回长沙途中,特意绕道南京看了下陶斯咏。
陶斯咏南京进修回来后,还是在周南教书。毛泽东呢,搞革命去了。彭璜很喜欢陶斯咏,追过,陶斯咏拒绝后,彭璜就精神失常了,后背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别个找他的踪迹都找不到。
省文联的赵海洲先生,80多,快90岁了,邵阳人,他写过一本书,《匡互生传》。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匡互生传》时,把陶斯咏的那一节删掉了。
我听他讲,陶斯咏(19)26、27年去找过匡互生,匡互生那个时候在上海办了个学校,立达学园。陶斯咏很崇拜匡互生。匡互生有妻有子,不想和妻子离婚,他给陶斯咏介绍了个男人,沈仲九。沈仲九在湖南一师教过书,也在上海。沈仲九和陶斯咏没正式结婚,只是同居。1931年陶斯咏怀孕了,吃错了药,死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