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财团》笔记
译者金立群先生认为,现有的主流经济与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特殊历史经验上的,并不一定是在任何发展阶段和任何条件下都普遍适用的真理。如果我们不去仔细分析这些理论产生的历史土壤,只知道简单地照抄照搬,极有可能吃大亏。所以,我们了解西方金融史,就能理解西方金融理论产生的源头,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经济和社会。这也是为什么金立群先生要花费如此大心血译介这本《摩根财团》的原因。
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就属于老摩根的航运托拉斯,是由老摩根亲自批准建造的。他本来预定要参加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最后因为临时有事而取消,逃过一劫。
老摩根通过组建铁路、钢铁和海运三大托拉斯组织,极大地控制了美国经济。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也纷纷效仿,组建了一批大型工业托拉斯。作者在书中把这一时期称为“领主时代”,认为以老摩根为首的华尔街银行家是那个时代的真正主人。
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就是签署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这个法案的核心条款之一,就是规定银行业分业经营,一家银行要么从事存贷款的商业银行业务,要么从事证券交易的投资银行业务,只能二选一。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较低风险的商业银行业务与高风险的证券业务分开,以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而摩根财团作为这两类业务的最成功的合体,是这部法案的最大受害者,它面临被肢解的命运。肢解后的摩根财团分裂成了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合并,J.P.摩根成为了今天的摩根大通银行,是美国最主要的商业银行,吸收了美国存款总额的1/4。而摩根士丹利则发展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银行,它的广告语是,“上帝要融资,也会找摩根士丹利。”
第一,工业托拉斯的出现,象征着以摩根为首的华尔街势力的崛起。通过组建三大托拉斯组织,老摩根牢牢控制了工业界,成为美国最具权势的金融资本家。
第二,摩根财团成为美国夺取全球霸权的幕后推手。一战中,摩根财团把国际金融主导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还帮助美国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
第三,摩根财团与美国政府一直处于相爱相杀的博弈状态。1913年美联储的成立,以及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颁布,就是二者博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