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流浪歌手大杨 作者:taoweihua
这是在搜索大杨的信息时看到的,此文是记者taoweihua在08年发在天涯的一篇日记, 不知大杨同学看过没。透过作者真实细腻的叙述,我内心惊叹,10几年来,大杨一直流浪在路上,一直用青春和生命在写他的歌。我想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懂得流浪,漂泊,音乐,和自由。
经过在路上这样生活的砺练,我相信沉淀出来的音乐一定是有价值的。
期待你的每首作品。
----------------血色稻草人
引用:(记流浪歌手大杨 作者:taoweihua )
在四月灿烂的阳光里,我认识了大杨,一位流浪歌手,一位自由思想者。他写了很多年歌,也唱了很多年歌,却并没有一版专辑。做为自由歌手中的一个,大杨好像并不急于出名,却专心寻找着某种生活底层的真实,于是就有了那次从未被人所知的长途跋涉。
九八年六月,大杨背着吉他,骑着一辆老牌加重自行车,开始了他长达三千六百公里的旅行。走时,他只带着二百块钱和简单的行囊 ;走时,他身穿黄色T恤,T恤上写着:骑车去西北,音乐采风行。大杨要沿着312国道,穿过山西,越过内蒙,经过宁夏和狭长的甘肃,通过河西走廊,直到新疆;他要从夏天,一直走到冬天,去感受实实在在的乡村、城市和生活。
[录音]
大杨:到山丹的时候,有一种小泥塔,当地人说叫“万亩招鹰泥塔群”,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小塔。当地人说以前是很好的草场,结果被当地的老鼠把那个草祸害得不行了,就招那个鹰来抓老鼠,但鹰没有树可落吗,全是戈壁,就修这种泥塔,让鹰落在上面。挺传奇的,我觉得没见那只鹰落在上面。(笑)
大杨:就像刚才说到甘肃,有时候你到了甘肃有些地方可能水是咸的,但是你到了新疆以后,水是甜的。你可能喝不同的水的感受对比一下,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你甜你是通过什么感觉到,实际上是你先尝到了咸或者苦,你才能感觉到甜是更甜的东西。许多地方仍然有世外桃源的那种风景,觉得很不可思议。你看很秃的山可能会觉得没有水,但你进去以后,那水很清 ,就像泉水一样。或者你进山里,山里的那些岩画,像左秦的南寺,你进那个山外面看得很不起眼,进去以后,你会发现路边很多藏传佛教的那种神话,很鲜艳,很灿烂的那种,好像有佛在那儿一样。
大杨给我喝的第一首歌是他早年创作的一首民谣。在清新的音乐里,我想像着94年的那个夏天,他在清山绿水边幸福地奔跑。
[音乐,渐起(《夏天的记忆》)在那很早的时候,青青还未曾坠落,我跳进故乡小河,洗去浑身的污浊,在太阳下洗澡,在太阳下无忧地睡觉。最爱那时的黄昏,蜻蜒飞起来,蝴蝶飘起来,荷花也绽开了笑,有谁还惦记那绿色的书包,在芦苇中摇啊摇……] [压混渐入]
六年之后,大杨背着老吉他,在草原、戈壁和荒原上孤独地行走,头上是蓝蓝的天,脚下是空阔的地。大杨就这样顶天立地融入大自然里,好像他生来属于这样的世界。
[主题乐]
旅行中,大杨随和温厚的个性使他一路朋友很多,有农夫、孩子、铁路工人和守桥老人,他亲切地与他们交谈,为他们歌唱,好像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录音] 大杨:这两个人是之前我路过这个村的时候,跟他们俩问路。后来,我骑过去了,正爬坡的时候,两人骑着摩托车上来了,旁边没有人,我以为他们俩干什么呢?我有点警惕了。他们说就想跟我合个影,我说那就合吧。完了以后有一个人掏二十,有一个人掏五十,他们说这是我赞助你的,我可能就拿了二十吧。路过这个村的时候,当地的那帮小伙子(路边的)就把我叫住,看我背着琴吗,就说:“停停、停停、聊会儿天”完了就让我给他们唱歌,我说你要给你们唱歌行,你得请我喝啤酒,路上一直各个地方的啤酒都喝遍了。(笑)
大杨:这个人叫张衡吗,我记得很清楚,在他们家吃的油面,是山西的特产,在山西吃了很多当地的油面、碗豆面,去的时候正好是那儿豌豆、油麦收割的季节,感觉比城市里的东西健康太多了。
到银川的时候,正是金秋九月,是宁夏庆祝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大杨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停留了一个月,他认识了一位书摊儿摊主,这位书摊摊主支边来到宁夏,在那儿一生活就是三十年,对宁夏充满了感情。大杨为他的小诗《美丽的银川》谱曲,歌里充满着悠远而深沉的韵味,而他与银川的缘分就这样浓郁了。
[音乐:(《美丽的银川》)白云清荡蓝天,牧歌被微风吹远,脚踩着九曲曲的黄河岸,头枕着巍巍贺兰山。伴着甜密的初恋,送她束紫色的马兰,这是我生长的地方,这是美丽的银川]
[片头]
九九年一月,大杨在飘雪的博格达峰上微笑。照片上,白雪把他的脸映得明亮而光茫四射。大杨向我讲述沿途各种民间音乐,讲述着一代歌王王骆宾的痛苦快乐,也讲述着自己的音乐追求。
[录音]
大杨:开始的时候就是电视上有那种偶像,觉得挺有意思,写写歌的那样。后来觉得把它作为生活伴随——开始实际上是有一个期限,好比说二十八岁我就得怎么怎么,其实慢慢地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在搞这个,很多人也会比你强得很多。所以说你该学的东西特别多,做为一个事业来说,他有可能伴随你一生。我是比较喜欢王骆宾那种状态,经历非常丰富,包括他去新疆之后,他一生“三次大遇”吗,对他后来的创作很有影响。他去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他会维吾儿尔语和哈萨克语,会很多少数民族语言。如果那样的话,其实就更真实,更接近生活,因为他来自于生活吗!
大杨:你走出去以后,你的眼界会放宽,肯定你的音乐也会走得更宽,而不是只局限在某一个形式上。实际上你出去了以后,你真的不在乎什么形式,它是民族,它是摇滚还是什么。你应该有一些正义感,一些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像以前的那种变化你可以写出来、唱出来,包括亲情、手足情,包括家庭的关系,这些都可以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
他唱了那首《我的哥哥和我》,大杨笑着告诉我,这首歌被他哥哥听到了一定会暴跳如雷,但他不能抑制自己诉说的愿望。
[音乐(《我的哥哥和我》)我的哥哥说,我是一个大傻瓜,只因为我赚钱不多,却爱乱花,他说这样就别穷讲究,也别说太多废话,因为没钱的日子你别想太潇洒……]
谁来关注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他在歌里大声地问。在物质膨胀的年代里,大杨还保持着音乐人少有的社会责任感。他认真地对我说,音乐是可以迈出爱的圈子的,它应该触及到更多严肃深刻的东西。
[音乐渐起]
一张照片上,大杨在戈壁上奔跑,追赶一只骆驼。在蓝天印照的黄色海洋里,他变成一只大鹏鸟,马上就要飞起来。那把吉它很重,在他的身上,好像承担了所有的责任,而他却显得那么快乐,现在,在我的眼里,大杨就始终是这个样子。
经过在路上这样生活的砺练,我相信沉淀出来的音乐一定是有价值的。
期待你的每首作品。
----------------血色稻草人
引用:(记流浪歌手大杨 作者:taoweihua )
在四月灿烂的阳光里,我认识了大杨,一位流浪歌手,一位自由思想者。他写了很多年歌,也唱了很多年歌,却并没有一版专辑。做为自由歌手中的一个,大杨好像并不急于出名,却专心寻找着某种生活底层的真实,于是就有了那次从未被人所知的长途跋涉。
九八年六月,大杨背着吉他,骑着一辆老牌加重自行车,开始了他长达三千六百公里的旅行。走时,他只带着二百块钱和简单的行囊 ;走时,他身穿黄色T恤,T恤上写着:骑车去西北,音乐采风行。大杨要沿着312国道,穿过山西,越过内蒙,经过宁夏和狭长的甘肃,通过河西走廊,直到新疆;他要从夏天,一直走到冬天,去感受实实在在的乡村、城市和生活。
[录音]
大杨:到山丹的时候,有一种小泥塔,当地人说叫“万亩招鹰泥塔群”,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小塔。当地人说以前是很好的草场,结果被当地的老鼠把那个草祸害得不行了,就招那个鹰来抓老鼠,但鹰没有树可落吗,全是戈壁,就修这种泥塔,让鹰落在上面。挺传奇的,我觉得没见那只鹰落在上面。(笑)
大杨:就像刚才说到甘肃,有时候你到了甘肃有些地方可能水是咸的,但是你到了新疆以后,水是甜的。你可能喝不同的水的感受对比一下,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你甜你是通过什么感觉到,实际上是你先尝到了咸或者苦,你才能感觉到甜是更甜的东西。许多地方仍然有世外桃源的那种风景,觉得很不可思议。你看很秃的山可能会觉得没有水,但你进去以后,那水很清 ,就像泉水一样。或者你进山里,山里的那些岩画,像左秦的南寺,你进那个山外面看得很不起眼,进去以后,你会发现路边很多藏传佛教的那种神话,很鲜艳,很灿烂的那种,好像有佛在那儿一样。
大杨给我喝的第一首歌是他早年创作的一首民谣。在清新的音乐里,我想像着94年的那个夏天,他在清山绿水边幸福地奔跑。
[音乐,渐起(《夏天的记忆》)在那很早的时候,青青还未曾坠落,我跳进故乡小河,洗去浑身的污浊,在太阳下洗澡,在太阳下无忧地睡觉。最爱那时的黄昏,蜻蜒飞起来,蝴蝶飘起来,荷花也绽开了笑,有谁还惦记那绿色的书包,在芦苇中摇啊摇……] [压混渐入]
六年之后,大杨背着老吉他,在草原、戈壁和荒原上孤独地行走,头上是蓝蓝的天,脚下是空阔的地。大杨就这样顶天立地融入大自然里,好像他生来属于这样的世界。
[主题乐]
旅行中,大杨随和温厚的个性使他一路朋友很多,有农夫、孩子、铁路工人和守桥老人,他亲切地与他们交谈,为他们歌唱,好像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录音] 大杨:这两个人是之前我路过这个村的时候,跟他们俩问路。后来,我骑过去了,正爬坡的时候,两人骑着摩托车上来了,旁边没有人,我以为他们俩干什么呢?我有点警惕了。他们说就想跟我合个影,我说那就合吧。完了以后有一个人掏二十,有一个人掏五十,他们说这是我赞助你的,我可能就拿了二十吧。路过这个村的时候,当地的那帮小伙子(路边的)就把我叫住,看我背着琴吗,就说:“停停、停停、聊会儿天”完了就让我给他们唱歌,我说你要给你们唱歌行,你得请我喝啤酒,路上一直各个地方的啤酒都喝遍了。(笑)
大杨:这个人叫张衡吗,我记得很清楚,在他们家吃的油面,是山西的特产,在山西吃了很多当地的油面、碗豆面,去的时候正好是那儿豌豆、油麦收割的季节,感觉比城市里的东西健康太多了。
到银川的时候,正是金秋九月,是宁夏庆祝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大杨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停留了一个月,他认识了一位书摊儿摊主,这位书摊摊主支边来到宁夏,在那儿一生活就是三十年,对宁夏充满了感情。大杨为他的小诗《美丽的银川》谱曲,歌里充满着悠远而深沉的韵味,而他与银川的缘分就这样浓郁了。
[音乐:(《美丽的银川》)白云清荡蓝天,牧歌被微风吹远,脚踩着九曲曲的黄河岸,头枕着巍巍贺兰山。伴着甜密的初恋,送她束紫色的马兰,这是我生长的地方,这是美丽的银川]
[片头]
九九年一月,大杨在飘雪的博格达峰上微笑。照片上,白雪把他的脸映得明亮而光茫四射。大杨向我讲述沿途各种民间音乐,讲述着一代歌王王骆宾的痛苦快乐,也讲述着自己的音乐追求。
[录音]
大杨:开始的时候就是电视上有那种偶像,觉得挺有意思,写写歌的那样。后来觉得把它作为生活伴随——开始实际上是有一个期限,好比说二十八岁我就得怎么怎么,其实慢慢地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在搞这个,很多人也会比你强得很多。所以说你该学的东西特别多,做为一个事业来说,他有可能伴随你一生。我是比较喜欢王骆宾那种状态,经历非常丰富,包括他去新疆之后,他一生“三次大遇”吗,对他后来的创作很有影响。他去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他会维吾儿尔语和哈萨克语,会很多少数民族语言。如果那样的话,其实就更真实,更接近生活,因为他来自于生活吗!
大杨:你走出去以后,你的眼界会放宽,肯定你的音乐也会走得更宽,而不是只局限在某一个形式上。实际上你出去了以后,你真的不在乎什么形式,它是民族,它是摇滚还是什么。你应该有一些正义感,一些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像以前的那种变化你可以写出来、唱出来,包括亲情、手足情,包括家庭的关系,这些都可以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
他唱了那首《我的哥哥和我》,大杨笑着告诉我,这首歌被他哥哥听到了一定会暴跳如雷,但他不能抑制自己诉说的愿望。
[音乐(《我的哥哥和我》)我的哥哥说,我是一个大傻瓜,只因为我赚钱不多,却爱乱花,他说这样就别穷讲究,也别说太多废话,因为没钱的日子你别想太潇洒……]
谁来关注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他在歌里大声地问。在物质膨胀的年代里,大杨还保持着音乐人少有的社会责任感。他认真地对我说,音乐是可以迈出爱的圈子的,它应该触及到更多严肃深刻的东西。
[音乐渐起]
一张照片上,大杨在戈壁上奔跑,追赶一只骆驼。在蓝天印照的黄色海洋里,他变成一只大鹏鸟,马上就要飞起来。那把吉它很重,在他的身上,好像承担了所有的责任,而他却显得那么快乐,现在,在我的眼里,大杨就始终是这个样子。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