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

拖了一段时间还是想稍微写些读后的一点点思考,这样不至于有些想法老是揪着自己不放。我是同一段时间内连着读了两遍。个人不建议一本书连轴读,最好是过一段时间或者自己经历有了变化再重读,理解会更加深刻、收获也会更多。这里不赘述太多文章内容,只求能表达自己思考和稍微引起你对这本书的兴趣即可。提前知道太多内容会导致少了第一遍读书那种好奇探索的乐趣。
(以下写的东西都是此刻脑子的记忆和零零碎碎的思考,如果有些地方有错误或者内容记错还望指正。)
首先简单说下作者时代背景和福楼拜本人,福楼拜1821~1861年,60岁对于现在不是一件难事。200年前当时是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爆发。这是福楼拜自己亲身所处的年代,也是影响他最深和创作《包法利夫人》重要原因。读过福楼拜的都觉得他的文字深刻,犹如刻刀!不,应该是手术刀!刀刀入心,痛感持久…最起码我们小学课本都学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福楼拜家世代行医,父亲当然是医生,母亲是护士。自己也在医院工作过,后父亲坚持让他学法律,大学学的是法律。他11岁就发表创作作品,喜爱文学,真的是个天才…妹妹结婚全家欧洲旅游给他开阔了视野,后来革命爆发,他和朋友专门去巴黎亲眼目睹,接着游历各国、欧洲、西班牙、叙利亚等等。他回来后就创作包法利,历时四年时间完成。受维克多·雨果影响深远
(题外话:如果有个旅游业从业者看到这肯定要说:你看,人一定要多看看世界!不然,哪里有福楼拜呢?说尽旅游的好处等等之类的话。我想表达的是一定要分清楚旅游和游历的区别、旅游和旅行的区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任何错,这万里路不是你跟着旅游团买买买,万里路不是你虚荣心的作祟去自驾游拍拍拍。康德一生没有踏走出他出生的村镇,依旧可以俯瞰人性,依旧可以看到几百年后现在社会信念理俗的坍塌。福楼拜的文字中自己感受更多是法律和医生的职业对于他文字的影响,感情像律师一样克制并且保持公正,对人物塑造刻画表情等像医生把肉体切开似的~)
如果简单的把包法利夫人(艾玛)看成不切合实际的小资女人,只是为了自己欲望和沦落的浪漫主义幻想,只是一个不断出轨的女人,那你可能理解未免有些肤浅,或者说你带着“现代的唯金钱成功论的社会价值观”在看艾玛,也就是父母说门当户对,现在新一代观点说的文艺女青年就不该嫁实际的理工男之类似的标题。福楼拜的高明之处大概也就在这里,你是什么人就会看到什么样的艾玛!
刨解看来艾玛的浪漫主义幻想只是在女性身上吗?做为农场主女儿却做着贵族梦毫无信仰的情况只是艾玛这类女性身上有吗?这好像是人类的通性,中国改革开放后资本与市场的席卷,这好像也是现代人的通病,这人性在两百年前就在福楼拜笔下,现在好像没有少一点点儿、反而我们生活周围已经到处都是不是吗?
头尾人物都是悲剧,艾玛是悲剧、查理是悲剧、赖昂是悲剧,卢欧老爹和查理父母也都是悲剧。各个地点发生上演的也都是悲剧,从艾玛出生长大的家乡到嫁给查理后到他的家乡,再搬家到遇到赖昂的那个村庄。这悲剧是在一出出滑稽如喜剧的过程中进行。
所有伟大的作品作者都是哲学家,他们厌烦把道理总结出来说给人听,所有的观点和哲学观都在一个个人物和故事里。福楼拜一定是个无神论者,他讨厌基督教天主教,好像又找不到该去信什么?
包法利(查理)是男主人公,你好像找不到他的存在感,在冲突中他是一味的妥协原谅。所有冲突他都不是操控者也不是激发者,但受伤者都有他。他会不会引起你的同情呢?查理作为一个医生,接受命运的安排,他没有艾玛的浪漫主义幻想。查理觉得艾玛就是他的全部,即使艾玛死了,查理知道艾玛一次次的偷情,一次次背叛。他结果是没有恨!!!看到这,他真的爱艾玛吗?假如你真正的爱一个人如果她一次次背叛你不会恨?查理好像只是把艾玛做为他的信仰存在一般,艾玛对他来说是完美无缺的。他爱的不是艾玛,是他的信仰。查理不自私吗?
如果道德和理俗都坍塌了,爱情又是什么呢?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撕裂的像个精神分裂者,这世界能流传千古百年的东西好像总是告诉你跳出周围欺骗你的世界和观点,而你最亲密的朋友父母却总是不断提醒你要切合实际。
人之间的悲剧是:我们每个人血液里都被灌入想要改变世界和改变他人的梦想,但现实是你无法改变除了你自己的任何一个人!
假如你确切的认为自己真的做到了,恭喜你很不容易且成功的把自己骗住了!别人因自我利益驱动而做的改变而你却当做是自己的功劳。
结束语:整理的很没有逻辑,即读的想法加起来可能比这写下的多百倍。李健吾版本读起来没有很枯燥,静心的话10小时大概可以可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