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有道,舍亦有道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出自崔敦礼的《刍言》
今天看书看到一个情节
主人公给班上家境不好的同学帮忙找他爸爸去暗地里找途径,资助那个同学
偷偷的不让人知道的那种
我一下子想起来高中的时候班主任曾经找我和我家人想要我们偷偷资助班上的一位家境不是特别好的同学,
但这个同学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父母没有意见,于是决定权在于我
我清晰的记得我是极度反对的
如果是一位普通关系的同学,我觉得帮得上没问题,他不知道,我们也不熟,无伤大雅
但如果是我的好朋友,他不知道而我清楚的知道,我们相处下来久而久之我绝对会做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不会是好的现象。
在这一刻,我选择友谊,我宁愿以朋友的身份在相处中潜移默化的帮助一点点,而非通过我的父母给钱,这对于双方的心理都会有扭曲作用的
在那个我们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年纪
我到现在不后悔我的决定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