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稿 老子记事
一、得猫记
开春之初,文儒坊的巷子异常冷清,常伴有淋沥的小雨。那个时候,无用空间三两个店员,做完手头的工作,枯坐着怪无聊。
某天,詹姐聊起天空之城的猫来过空间,脖子上挂着一个小巧别致的猫牌。大家就提议,店里也该养一只猫。明子凑热闹,说养猫好,和书店搭配。大家有了兴致,都嚷着要养猫。这话题到了晚饭,也就冷落下来,又各自做自己的事。
关于养猫,毕竟是有些争议。要照顾一只猫的吃喝拉撒,无异于负担一个婴儿,还要时刻盯着。一旦走失,就不好找回来。有人认为养狗好,忠诚度高,也谙于讨巧。
又过了一阵子,小饶说他朋友有认识养猫的。这般顺藤摸瓜,让那养猫的姐姐发了几段猫咪的视频,有加菲、英短、波斯。视频放到工作群里,方总看过后,钦定要加菲。她说加菲猫最有空间气质。陆续选中几只成色上品的,不过待要询问时,都已经被人抢先,只好搁置。
四月中旬,詹姐说猫在路上了。我们都为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震惊。当猫到书店的时候,它正趴在笼子里。额头和背上斑驳着橙黄的毛,圆圆的脑袋搭在伸展的双腿上。若说有什么特征,就得数它不和比例的脑袋,较身体显得笨重。猫的鼻子和嘴很小,几乎只是脸上一红点,泪痕却很明显。带猫来的小哥一边帮料理水和食物,一边交代养猫的要素。临走前,他嘱咐我们给猫咪准备一个宽敞的房子,要洋房那种。
它是很胆怯的,不轻易贴人,似有一种闺秀的谨慎。它喜欢躲在暗处,趴在冰箱下面。等确定人走后,才悄悄出来觅食。
我们把它放在厨房,准备好食物、水,如供一个小祖宗。
那时为取名不甚烦恼。想了许多雅的、俗的,一会儿又觉得不妥。后来方总取了“老子”一名,才定夺下来。这个名字,初叫起来拗口,改叫小名“Me”,又顺口改做咪咪。
时日渐长,咪咪也大胆起来。爬吧台,登桌椅,有时翻出园子,和四周的野猫厮混。它的生活圈大了,我们的生活圈也大跟着了,经常翻箱倒柜地找猫。记得有一次,咪咪失踪一上午,翻遍了角落。最后无奈,调视频来看,才发现咪咪趁清洁阿姨打开柜子的时候自己钻了进去。后来柜子合上了,它在里头心安理得地睡。
有些时候,咪咪会失踪一整夜,第二天黑头黑脸地回来。大家对猫有了信任,都相信那个遥远的第二天。
二、失猫记
若论机灵,咪咪是比不过田园猫的。举个例子,店里若来了一群生人,看到咪咪睡觉,便情不自禁上来爱抚。若是田园猫,必然有所警觉。咪咪连眼睛都不睁开,任凭客人在它头上、背上抚弄。好一个慵懒的睡美人!这固然是极可爱的优点,有时也是缺点。后来咪咪丢了,大家都一致认为,它不太可能回家的路。
咪咪丢失亦属偶然。
六月初的一个早上,一个客人前脚出门,咪咪就后脚跟着上去。自动门只能感受人的出入,对咪咪这般体积的生物来说,丝毫没有反应。所以,咪咪出门后,门就自动关阖上了。门是透明的,店内的风景一览无余。咪咪尝试了几次进来,却不得而入。
咪咪迈出大门的那一刻,就沦为失踪者。
我们费了很大功夫在深巷中呼喊咪咪的名字。夜晚巷子很安静,偶尔一两个行人路过,没有多余的回响。
我们想,明天它会蹲在店门口等着大美开门。
三、失而复得
咪咪的失踪,不可不谓之为店内之大事。那几天,但凡有熟人坐访,开口便是“咪咪找到了吗”。旁人的焦急多半有些客套,我们是最知其中的酸甜。
找猫前后五天,尝试过许多方法,甚至假装出一副侦探的模样,想要潜入可疑人家的后院。那时线人——扫地的大叔——说曾看到过对街有户人家关了一只猫。从地势上看,咪咪是很容易窜到他们家院子的。又,在他们家门口曾听到类似于咪咪的叫声。苦于没有证据,我们不便索猫。由于他们家围墙砌地高,不留死角,便作罢。
如此这般,我们也一日一日地心灰意冷。当时有人说,咪咪也许被好心人收养,过着神仙般日子。
不料一语成谶。
那天大美下班出门后,突然打电话给我,让我出去。大美驻足在门口,脸上堆满了笑容。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咪咪找到了。”
“真的?”
“被隔壁抱云山房收养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抵是,咪咪跑到抱云山房后,她们公司不让收养,同事又推推搡搡,只好自己带回家。为了讨好这猫,使出浑身解数,猫玩具就买了一堆,做好了养猫的准备。后来辗转得知失主,才咬咬牙决计送她回家。
福州历来多雷,晴天霹雳也常见。这次相反,算是暴雨、细雨绵绵后放晴,空气中泛着梅子成熟的酸甜。
那天晚上,我和刘殷乘着夜色,向城市的一隅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