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京
过南京
by 夏天
因为这样那样的事由,在周末度假的回程上,临时起意换了站,预备过一趟南京。
从镇江坐20分钟高铁,马上就是南京南。下高铁、站内换乘,熟练地刷着电子钱包进了三号线。
地铁武定门站通到老门东附近,于我是个新目的地。一出闸口,迎面是巨幅马赛克壁画,一个字也不题,默默拼接出红楼梦里、宝黛初见的场景。
对金陵城的风雅只有两个字,佩服佩服。
对南京的好感却不只因为它风雅,更为这城里活泼泼的烟火气:地铁出到地面,短短行了段老街,照例是走在梧桐树的树荫下。路边小店各司其职,刚看过一家寿衣花圈,转弯即是寿桃定制,生老病死,处之淡然的样子。
我要去看一家小小的、新开不久的独立书店。
进店前,先在周遭简单晃荡一圈。在岔路口跟大伯问路,他手随意挥着,说:“你往那边厢去。”
这一开口用的字句,好教人跌回秦淮旧梦里。
再走下去,被人行道上粉白相间的草花吸引,停下来凑近了看。原来这是爿馄饨店,拿泡沫箱、搪瓷脸盆不拘什么材质,盛满土分栽了好些盆花,在店门口前摆出老远。发现老板在灶台上边忙活边看着我,就开口问花的名字,老板闲闲道:是指甲花。哗,想起小时候摘花捣蛋的往事,讪笑着逃开去。
其时正当大中午,摸到书店对面的罗森坐下来,吃几口饭团,看看街面。这条街上全是彼此相接的小店,细数下来,有古风服装店、螃蟹专营店、烧烤龙虾、奶茶、餐饮小店...各色门面挤挤挨挨,相安无事的开在一起。
可能是靠近旅游景区的缘故,坐了十来分钟,看到穿各种衣服的姑娘来往。有一身素色汉服的,有全套民国女装的,还有几位旗袍云鬓的,排队等着入镜拍摄。到我横穿过马路走近了,却听得一个旗袍小姐姐说:“我想去吃锅贴哎”,忍不住偷笑着心想,这真真是南京了。
进了书店,略有忐忑地上下走了走,再逐一看架上的书,心里总算笃定,感觉不虚此行。怕自己收不住手,快速选定付了帐,又要一罐三得利果汁酒,当窗坐下来发呆,并看随身携带的侦探小说。
兼职的姑娘终于收银忙完,拉开墙上的CD机,孤独美食家的主题曲幽幽地响了起来。
此节不再展开,真正入心的那些好去处,要仔细收起来,不为外人道也。
在书店坐了两小时有余,怕自己再坐下去要走不动路,狠心道别出门去。折返去种着指甲花的馄饨店裹腹,老板瞄我一眼说,要小碗的?犹豫着答应了,端上来一看圆滚滚十数只,果真是小碗就够。
第一口馄饨咬下去,两个美团小哥也坐店里来,其中一个说着:
“来来来,我们这里吃点。我跟你说,今天这里是我带你来的,说好了得我请客,你千万不要跟我抢着结账,千万别干这种事。”
啊,满脑子都是儒林外史里面那两个人,低下头不做声地藏起我的笑。
吃完馄饨,太阳刚要西斜,背着阳光向东面去。夏日的晚风温凉地吹起来,慢慢踱步在老旧的巷子里,路过一颗枝节粗壮的梧桐树,迎面又走来一位穿着旗袍身段玲珑的姐姐,恍惚间把她斜跨着的坤包,看作了手持的团扇...
再搭上地铁时,发现自己不自觉哼起熟悉的调子,回过神才想到我哼的是《夜夜夜夜》,眼泪差点掉下来了。
喜欢南京的私人情由,太多太多了,四夜恰是其中隐秘而持续良久的那一份。
桐花万里关山路,我愿就此淹留,并不愿是那赶路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