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被时代抛弃的人,就得学会用阅读锻炼大脑
周末和朋友聚餐,闲聊的时候,有个朋友说,她六十多岁的妈妈最近在学习拍小视频。不仅如此,她妈妈还开了一个微店,卖老家的土特产和水果,生意还挺不错。
如果说这是个生活在大城市,见多识广的老太太倒也不稀奇,但那个朋友的妈妈,住在一个十八线小县城边上的城乡结合部,初中毕业,当了一辈子农妇。周围的同龄老太太很多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用个微信支付都战战兢兢。
如果问朋友的妈妈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朋友说,她的妈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看书的习惯。
阅读真的能有这么大作用吗?长期阅读真的能让人的学习能力更强一些吗?关于这个问题,《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这本书也许能给我们以启发。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的作者茂木健一郎,他是日本知名的脑科学家,现任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绝对算得上是脑科学方面的权威人士。同时他还是一个畅销书作家,出版过很多脑科学方面的书籍。
在茂木健一郎看来,所谓学习,就是指阅读书籍。而人们是可以通过阅读来改造大脑,改造思维结构的。

一、读书是锻炼大脑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只要识字,就能进行阅读。而就是这么一项简单的活动,锻炼大脑却很有效。
为什么这么说呢?茂木健一郎作为一个脑科学家,给了一个专业解释。原来,人的大脑中管理视觉、听觉记忆的部位叫做颞叶,而读书可以不断地增加颞叶的数据,所以有时候,读书相当于增加人生经历。
同时,一般情况下,书籍中的语言往往更严谨、讲究,这种打磨过的语言对于锻炼大脑也非常重要。
因此,长期有读书习惯的人,往往能更为深入和专注于做事,学习能力也会更强一些。
二、用对阅读方法,培养聪明大脑
同样是阅读,但不同的阅读方法,效果也截然不同。如果我们想有意识地通过阅读来培养聪明大脑,应该怎么办呢?
1、大脑喜欢“杂食”
我们都知道,人体想正常发育,需要多种多样的养分。其实大脑也一样,想培养聪明大脑,就得给大脑提供多种养料。这里的养料,就是指书籍。
所以,读书的话越“杂”越好,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里读几百本书,和在很多领域都有涉猎,读了几百本书,一定是不一样的。一定是后者给大脑提供的“养分”更齐全一些。
2、找到自己的“重要之书”
所谓重要之书,就是可以促进自己成长的书籍。在作者茂木健一郎看来,每个领域都有比较权威、重量级的人士,所以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读那些领域内重要人士的书籍。
那些书一般也都比较优质,影响和意义也会更深远。更能促进我们成长。这些书也能成为人们只会的源泉。
三、不但要读书,还要有创造知识附加值的能力
我们现在常听到一句话:用输出倒逼输入。所谓创造附加值,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一个人读书,只是泛泛读过,也不会有多大作用,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
又或者如果不加思考,盲目相信书里说的一切,对于锻炼大脑作用也不大。
真正有作用的读书,是读过之后,要有自己的思考,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大脑中经过沉淀、发酵,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这就叫创造出知识附加值。
能识字看书不重要,会读书才重要。看过很多书没什么了不起,能在读书之后创造出知识附加值,这才有价值。

现在这个时代,各行各业变化都非常快,很多领域隔个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几乎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可能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避不开的境遇。
如果学习能力差,或者稍微年龄大一点,就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学习能力。那么该如何提高呢?到了那个时候,或许真的就像网络上说的,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再见都不会说一声。
所以,我们要做终身学习的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脑袋,今天需要学会这个东西,那么就要会读书、会听课、学得会。而我们平时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长期保持阅读的好习惯,并且学会通过有意识地通过阅读来不断地锻炼大脑,培养“聪明”的脑袋。
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想适应这个时代所必须要做的事。
e.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