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95次列车食物中毒引关注,食物中毒事件为何如此高发?
7月22日18时,39名四川内江二中学生,在乘坐Z95次列车返程途中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被确诊为集体细菌性食物中毒,7月23日,该32名学生分别于途径的郑州站、汉口站、恩施站下车就医,7月25日零点,所有患病学生体征平稳,并陆续康复出院返程。

无独有偶,在列车食物中毒发生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7月22日,河南郏县一学校发生了74人食物中毒事件,并出现呕吐、头疼、头晕的症状,人员均为参加支教活动的师生;7月14日,刘师傅因食隔夜饭菜,导致食物中毒,产生腹泻,引发了急性肾衰竭;5月21日,台湾成功大学48名学生,在校外教学途中,出现了食物中毒症状,经过厘清,疑似台中的便当出现问题等等。
夏季来临,为何食物中毒事件如此频发?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等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食物也易腐败变质,如果吃了这些变质食物,就极其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经口摄入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中较常见,发病率几乎占食物中毒的50%以上,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是夏季高发疾病之一。食品食用前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熟食受到病原菌的严重污染,并在较高室温下存放;生熟食品交叉污染,都会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
如果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需要立即送医院就医,万一来不及就医,也应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处理,也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余可疑食物,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以防病情加重。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及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情况发生:
1. 不吃不新鲜和腐败变质的食品,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应充分煮熟后食物,生熟食品应该分开放置,少吃隔夜食物,食用前也应充分加热。
2. 不饮用生水、未煮熟的水,包括加入冰块的饮料,除非制作冰块的水经过处理。

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如无自来水,可用消毒剂擦手。
4. 一些便宜廉价的产品一定要引起警惕,以防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或者临近保质期的产品。
5. 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不去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6. 如果需要进行长途旅行,可以考虑在出门前接种rBS/WC疫苗,目前国内市面上用于感染性腹泻的疫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细菌感染的rBS/WC疫苗,一种是针对病毒感染的轮状病毒疫苗。
rBS/WC疫苗,国内的商品名为可唯适,可以有效保护多重肠道细菌性感染,预防细菌性腹泻的发生,2岁及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皆可接种,口服给药安全方便。
细菌性食物中毒不是小事,如果不及时就医,便会出现因食物中毒导致健康受训,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