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与狗––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楚水
狼与狗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楚水 大家都知道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所以,一不经意,就让中山狼背上了一个忘恩负义的罪名,就好像蝙蝠,非禽非兽,总觉的有点不合常理。然而,常理又是什么呢?如果,反过来问东郭先生呢?明知道是狼,狼就要吃人,而且狼性难改,或者说根本改不了,却偏偏抱有幻想,当狗去养,最后像东郭先生,被吃的骨头不剩,又能怪谁?所以,凡事还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风吹叶动,究竟是叶子的过错呢?还是风的过错呢?关键是需要了解叶子的心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如鱼与熊掌为我所欲也,而素食者未必所欲,赠之馈予,也会明珠暗投。这很自然地让人想起了那个爱吃鱼头的老公,总将自己爱吃的鱼头留给自己老婆,而爱吃鱼尾的老婆,总将自己爱吃的鱼尾留给自己老公的故事,故事尽管苍凉,却给人情的温暖。
而东郭先生却不尽然,总是苍然。比如东郭先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当然,那时候佛教极可能还没有在中国传播,或者说,是一个不杀生主义者,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方法与狼共舞,也就是说,没有必要让狼躲进自己的书袋里,去欺骗追赶的猎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狼如果被猎人射杀,只能说明其逃跑的速度不够,需要增加兔子和鹿的基因,反之,则说明狼具有生存的本领,适应逃跑环境。至于东郭先生,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问题,狼吃人本性使然,本来也无可厚非。 狼与狗,叶与风,止止于性而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简单,赠人玫瑰,未必会留余地香。所以,倒不如狼去适狼性,狗适狗性,本来狼和狗都没有什么区别,动物而已,没有必要强加上什么人类的道德标准,如斯而已,也就不会有人为东郭先生扼腕而叹了,这倒也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