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的乐趣, 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
以前,不会做菜,只会煮泡面或速冻食品,日常生活主要靠外卖。想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做菜的?主要原因是有次吃了不干净的外卖引起急性肠胃炎,在医院挂了2天水。肠绞腹痛的感觉生不如死,像有人故意将你的肠胃捏在手上肆意蹂躏。那时候无比后悔为什么以前没有好好对待身体,现在才要遭这种非人的罪。在病痛面前,一切都是纸老虎,懒算什么。
二是看汪曾祺、陆文夫、唐鲁孙这些大家的书,每次里面的美食描写都口水直流。书中很多菜有详细的制作过程,我就很想试试照着做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
烹饪之路
最开始做菜图方便胡乱把各种菜放进锅里乱炖,看着像一锅黑暗魔法食物。后来跟着菜谱学习烹饪技法、配菜搭配,讲究起色香味形;时间精力投入越多,越能体会到做菜的乐趣。
去菜市场
虽然现在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APP都能送货到家,但我还是喜欢去菜市场。菜场的菜一是新鲜,二是感受“场”的生活气。摊上堆满新鲜水灵的蔬菜,任人挑挑拣拣,卖菜的大声吆喝,买菜的讨价还价,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我不会挑肉,就跟在买菜的爷爷奶奶身后,看他们在肉摊前翻来覆去地挑拣。有时他们会放弃精挑细选的肉,就跟着捡漏。遇到热情的奶奶会现场指导教你买好菜,传授自己的独门秘笈。在菜场能看到各形各色的人,无聊时我会猜他们的身份、职业,给他们脑补一个角色,最后带着编好的脑洞故事和满袋子蔬菜回家。
初学做菜时,经常搞不清分量。一到菜市场就被满目的蔬果迷了眼,买一堆放冰箱也吃不完的菜,只能眼看着烂掉再扔掉。后来就先拟好一周的菜,带着单子再去菜市场。
做菜的乐趣
于我而言,在于从食材变成美食,整个过程可以掌控,看着美味具象化。汪曾祺老先生说:做菜要有想象力,爱捉摸,要“忽出新意”。你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任意搭配,可能会是黑暗料理,也有可能创造出意料之外的独家料理。谁知道呢!
美食配美器
作为实用主义者,没学做菜之前,杯子盘子不会管它好不好看能用就行。自己做菜之后,才理解为什么美食博主都要买那么多好看的餐具,三分的菜能摆出七分的颜值,吃饭时看着这些精美的杯盘,吃得更香了!